我們走到花園裏,水麵波光粼粼,浮動著夕陽和泰姬陵美麗而莊嚴的背影,微風徐來,微風蕩漾,水麵上泰姬陵的倒影突然變化成了一個少女,戴著王冠,莊嚴地看著我們。
“孫文!”我叫起來。
“恩?”他看著我。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使勁揉了揉眼睛,那少女的影子一恍,又變成了一座雄偉的宮殿。這時,又吹過一陣風,那水麵一真漣漪,水波中又出現了那個戴著王冠的少女。這下連小胖也看到了,目瞪口呆地看著水波。
孫文說:“她果然出現了,原來那上麵說的都是真的。”
他拿著數碼相機快速地拍著。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這就是泰姬陵的秘密嗎?
天漸漸黑下來了。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泰姬陵,漸漸幻化為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斜陽夕照下,月亮悄悄地掛在天上,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月色朦朧中,猶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白色的大理石陵寢,在月光映照下會發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塵,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孫文最後看了它一眼,說:“泰姬陵的命運並非都象讚賞者所希望的那樣美好和圓滿。從它被建成起至今,就象它所埋葬的泰姬那樣,一直充滿著哀怨和憤恨。因為修建它,導致莫臥爾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之子奧朗則布也弑兄殺弟篡位成功,將其本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這是一座悲傷的城堡,一滴愛的淚珠”。
帶著滿心的複雜感情,我們離開了舉世聞名的泰姬陵。車離開泰姬陵時路過一個工地,我驚奇地看到所有頭頂大堆磚石的建築工人竟都是披著紗麗的女性,而在一邊說笑的指揮則是一群男士。
司機解釋著,並不是所有的印度女子都能有泰姬這樣的寵遇,相反,在現在的印度,婦女境遇並不是很好過。
印度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度。印度的女人多穿著華美的民族紗麗,麵對鏡頭拍照時大多羞澀躲閃,在曆屆世界小姐和環球小姐中,來自印度的美女總是名列前茅。她們奪走了數度世界小姐的桂冠,坐上環球小姐的寶座,豐滿冶豔、野性不羈,豔麗朦朧的紗麗,誘惑會勾魂的眼神……卻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國家裏,卻受到如此的對待。我們不禁感慨著,在印度古老的神話傳和典故中有數不清的女神:恒河女神、知識女神、雪山女神、文藝女神……怎麼女子的待遇還這樣呢!
在旅館旁邊,我們發現了印度更為嚴重的種姓歧視。當時一位路邊的老太太她佝僂著背,滿眼混濁,在那勞苦地趕路。可是周圍的人卻嗬斥她,周圍的店鋪也是不讓她靠近的,讓她趕緊離開。我們問了一下原因,居民鄙夷地說:“因為她是賤人!”
“賤人?!”我們疑惑了。
孫文拉著我們走了。他說,這是印度古老的種姓製度。印度的種姓製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各種姓又派生出許多等級。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觸者”或“賤民”。為了廢除種姓歧視,印度政府一直努力采取行動,但阻力重重,收效不大。
小胖在那邊感慨著,還是毛主席的英明英明領導呀,要不然搞不好我們就成了“賤人”了!
小家夥這時看到路邊有幾個玩偶,吵著要去看,我們拗不過她,隻好陪著過去。那些雕像各式各樣,大多是雕塑著佩戴腰帶、項鏈和漂亮頭飾的裸體女人。她們有的身已懷孕,個個挺著大大的肚子,而另一些則胸前抱著一團代表初生嬰兒的粘土。
小家夥大驚小怪地叫起來,“這些小木偶怎麼那麼不文明呀?都是光著屁股的,也不羞!”
攤主見我們幾個有興趣,在那用英語結結巴巴介紹著:“這個,東西,瑜尼!瑜尼,我們的愛神!”
我問孫文,這個“瑜尼”又是什麼?
孫文小聲說:“在印度,還有一類與呤咖莫相對應的赤土小雕塑,稱為瑜尼。瑜尼上這些早期的母神雕像,象征著人類繁衍。雕像的女神千姿百態,各不相同,但都是代表濕婆神之妻——帕威蒂女神。古建築物上,圓錐形的物體的環形的石雕,可能也是呤咖莫和喻尼的前身——即印度教中常見的陰莖和陰道的標誌物。”
小家夥還在奇怪地叫著:“那雕像上一條條的棍子是做什麼用的?”
我們紅了臉,趕緊連拉帶扯地把她給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