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休息多久,就直接去了印度最富盛名的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裏兩百多公裏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
泰姬陵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很多印度朋友說:“來到印度,不去看看泰姬陵實在虛此一行。”
泰姬陵的建立,來源於一段淒美的愛情:據說沙賈汗的寵妃貝古姆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統的絕世美女,性情溫柔,擅詩琴書畫。她二十一歲時與當時為賈汗吉爾國王的三王子庫拉姆結婚。她婚後與庫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隨,足跡遍布疆場。一六二八年,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王位,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貝古姆也因此得到宮中最高頭銜——大穆塔孜。她婚後十八年裏,共為沙賈汗生下十四個子女。存活的隻有四男三女。但是好景不長,一六三一年,大穆塔孜在跟隨沙賈汗南征時,因難產而死。當時年僅三十九歲。臨終前,沙賈罕問妻子有何希望與要求,泰姬答道:“請陛下為我造一大墓,以紀念我們的愛情。”沙賈罕聽後欣然同意。大穆塔孜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他決定為寵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以表達他對寵妃的思念之情。同時,下令宮廷為她致哀兩年,禁止一切娛樂活動。
他從國內外請來最好的工匠,從外地選來最好的大理石,動用兩萬餘人,開工修建,曆時16年之久,耗資五百多萬盧比,這座舉世無雙的陵墓終於竣工。墓成之後,沙賈罕常披白衣去陵前獻花,睹墓思人,淚流涔涔。不久,其子為篡奪王位,起兵反叛,將他囚於一個古堡中。從此,他失去了自由,愁眉不展,每天坐在紅堡的一條走廊上,背對著泰姬陵,凝神潛思,忍憂含悲,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鑲嵌在一根柱子上的一麵鏡子。泰姬陵的姿影正反射在那麵鏡子上。就這樣,他終日悶悶不樂,年複一年在孤寂和懷念中度過了殘生,最後鬱鬱而死。沙賈罕曾希望興建一座與泰姬陵相若的陵墓以作己用,可惜終成泡影。
來到亞格拉,已經是下午了。這是個亂糟糟的城市,簡樸,直接,到處四擺攤子的小商販和擁擠的汽車。這個建築當時是純白色的,但近幾年由於汙染,白色的大理石漸漸變黃,許多地方已經出現片片黃斑。這是酸性煙塵侵蝕的結果。周圍的兩個熱電廠、兩百多個翻砂廠每天排放出來的煙塵數以噸計,還不算附近公路上行駛的數萬輛汽車排出的廢氣。
泰姬陵的安檢非常嚴格,幾道門搜身檢查,據說是防止恐怖分子。在印度,由於國內和周邊局勢複雜,常有恐怖分子威脅要對泰姬陵下手,古馬爾說有一次當地保安部門曾用黑布把整個泰姬陵包紮起來,偽裝以防止空襲。
最為奇特的是,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麵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泰姬陵。這是一座傷感的城堡。在這座傷感之城裏,又埋藏了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推開它的大門,緩緩走了進去。孫文說:“有人說,遊人夏天到了泰姬陵就會學會跳舞。”
我們馬上就知道他的意思了。泰姬陵座落在一座有三四層樓高的大理石基座上,遊客穿過甬道、水池,從大門一直走到陵墓後,要想拾階而上,必須先脫鞋,以表示尊敬,即使外國政要也不例外。印度的夏天,溫度最高可達47攝氏度以上,平台就是一個冒著熱氣的大蒸板,腳下燙得厲害,遊人不得不在平台上蹦蹦跳跳地快速前行,從遠處看,就像是在跳舞。
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中央圓頂高幾十米,令人歎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許多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占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麵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賈汗王及皇後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上麵刻著幾行波斯文。泰姬陵的前麵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征生命和死亡。
古堡裏門廊門洞眾多,曲徑通幽,直至進到一個門裏我呆住了,大花園裏正中是一個百餘平米的純白大理石平台,在正午的光線下發出刺眼的光,眼睛習慣了紅色,突然麵對這刺目的純白,設計者一定得意於這種突然的眩暈感,的確,這種感覺真的像是到了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