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下回來後,瑪麗亞本想上大學繼續深造。但是,當時波蘭的大學不招收女生。想要上大學,必須到國外去。而要到國外去上學,必須有一大筆錢。瑪麗的父親無力負擔這麼大的開支。憑她父親當時菲薄的薪水,而且不久就會更少的養老金,要負擔家用和她哥哥在醫學院上學的費用,已經夠緊張了,哪裏還有錢供她們姐妹出國留學。於是,瑪麗亞決定去當家庭教師,自己掙錢去,把錢掙夠了再去國外留學。要強的斯可羅多夫斯卡姐妹不向命運低頭,她們要戰勝命運。她按照報紙上的廣告去應聘,但都沒有成功。

後來,經朋友的介紹,瑪麗亞參加了愛國青年的秘密組織流動大學的活動。在這個流動大學裏,她們聽教師用波蘭語講授解剖學、博物學、社會學和其他各門科學。為了打破沙皇愚弄波蘭人民的陰謀,提高波蘭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流動大學秘密地進行活動,發展本國的教育。當時進行這種活動是十分危險的,一旦被警察發現,就要坐牢。瑪麗同這些愛國青年一樣,不顧危險,為了波蘭人民的命運和前途,經常到工廠去找工人,幫助那些深受壓迫的工人讀書識字,進行愛國宣傳教育。在這期間,她自己更是不放過一切學習機會,讀了很多書,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

勤奮的學習,更激發了她的求知欲。瑪麗亞決心進大學深造,以便為自己的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時,她的姐姐布羅妮雅已經當了家庭教師。她積蓄了很少的一點錢,整天計劃著如何到巴黎去上大學。布羅妮雅已經20歲。要怎樣才能幫助姐姐呢?瑪麗亞為這件事想了很長時間,也暗中努力著。

瑪麗亞決定首先讓姐姐到巴黎去。有一天,瑪麗亞對姐姐布羅妮雅說姐姐,你年齡越來越大了,我主張你馬上去巴黎上學。你算算,你現有的錢,夠你在巴黎用多長時間?”

“除了路費,還夠一年的費用吧。可是,醫科要讀五年才能畢業啊!”

“那好,你先去巴黎上學。”瑪麗亞堅決地說:“一年以後的學費,我到時候寄給你。爸爸也可以支持小部分。”

布羅妮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奇地說:“瑪麗亞,你瘋了?你每年哪能掙到這麼多錢?”

“是這樣,你到巴黎以後,我設法陸續寄錢給你,等你做醫生的時候,再幫助我到巴黎上學。我找一個能提供食宿的家庭做家庭教師,每年可以有400盧布的薪水,也許還多一點。隻要節儉,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布羅妮雅眼睛充滿了淚水,她深深地為妹妹先人後己的品質感動,一把拉過瑪麗亞,熱烈地擁抱著她。

就這樣,姐姐布羅妮雅不久就到巴黎去了。瑪麗找了個律師家庭當家庭教師。但是,律師家的400盧布不好掙。律師夫婦待人刻薄,尤其是律師夫人,總是板著臉,冷冰冰地。他們生活奢侈,揮霍無度,但對仆人和家庭教師卻連點燈的油也吝嗇。有客人來總講法語,而且總是講下流的法語。用了五個傭人,卻裝著是自由主義者。他們過著愚昧的生活,無事生非,專用刻薄的話講別人的閑話。

瑪麗在日記中把這段日子稱為“囚犯般的生估。

正巧,有人給她介紹了一個家庭教師業務。到遠離華沙一百多公裏的鄉下,為一個公爵的土地管理人當家庭教師,年薪500盧布。瑪麗亞經過考慮,認為為了這筆可觀的收人離開自己的父親、姐姐,遠走他鄉,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