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和弦(1 / 3)

最後的和弦校園音樂小說

張遠2009

20歲的夏天高考淘汰了我,20歲夏天藍天收留了我,所以我幸慶自己沒有加入丐幫,在親人與朋友之間過一種乞討的生活。

“喂趕快過來,這裏有位吉他大師超牛,歌也唱的很棒。”

這是我在呼喊幾個和我一起從家鄉到外地來讀書的老鄉,他們除到南昌的好奇心已經把這塊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走遍了,所以極力尋找新天地的他們接到我的電話後,很快就趕到了我們學校後門這家名叫惠理的琴行。

果然他們對這種異常新穎的事物---吉他感到很好奇,一進琴行大門就開始向四周投去好奇的目光,那些曾經隻是在電視中被瘋狂搖滾或抒情慢奏的各款式吉他掛滿了牆的兩壁,有一個女生在房後麵滴答滴答的敲架子鼓,地上擺滿了音箱話筒架等。

“你們需要學吉他嗎?”

“要,但你這學費是怎麼算的?”

“160四個月,再送一本教材,吉他的價格在300--500之間你們可以自己選。”

跟這個琴行老板對話的是我的一個老鄉,他不標準的普通話讓我覺得他是在演喜劇。經過我們大家的一致討論決定實行分期付學費,最後有了錢再買琴,老板很樂意答應了我們,並且也讓我們上了第一節課。

“1234567你們不僅要能從前念到後,也要從後能念到前,還要打亂順序能任意念......”

後來我才知道這位年紀輕輕的老師在上學期間拿盡了所有音樂比賽的冠軍,上過電視,吉他技術堪稱大師,他與校外的戰國、阿萬號稱藍天音樂三劍客,影響力擴大到方圓幾百裏的地方。

南昌的八月每個人都在鍋爐裏生活,我也是第一次讓我的皮膚在這麼高的溫度下又蒸又烤,整個心每天都在不停加速跳動,我好想找個冰窖鑽進去。隻到國慶的時候天氣依舊高溫不退,許多同學都選擇了回家或去外地旅遊等不同方式來逃避這老天,而我卻悄無聲息的選擇了打工,這是為什麼了?

那天記得是天空是灰色的,舍友不知道為什麼臉上都沒有笑容,可是我卻拿著一把黑色吉他在宿舍高呼“我終於有屬於自己的吉他了,中國原創萬歲”我沒有在乎別人的感受,我隻想表達我的心情,音樂我向你更靠近一步了,相信時間會證明我的信念是正確的了。

“這把吉他多少錢呀,在我們宿舍你成大款了呀”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這把吉他是我用國慶打工賺和平時積攢的錢買的,我不想在音樂方麵花家裏的錢。因為我知道搞音樂很花錢的。

自從我有了琴我天天都在宿舍刻苦練習,就連晚上睡覺我也是抱著吉他,周末同學都出去約會逛街,我依舊守護著我心愛的吉他,就連過年回家我也把吉他從擁擠的火車上背回了家。因為我時刻記著高曉鬆老師的話,我不願意看見校園音樂在我們這一代失去它應有的光輝,我會竭盡全力,雖然我力量有限,但我也不是一個輕易能學會放棄的人。

剛開始練琴苦很,因為我隻上過一節吉他課,而且那堂課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學員自我介紹,真正拿琴的時間少的可憐,所以我對吉他幾乎什麼都不會,所以我抱怨,我氣憤我不滿這種不公平,為什麼別人能輕鬆交學費去學琴,而我還要辛辛苦苦用汗水去拚搏才能得到,我開始質疑我的家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背景,農村戶口、父母農民、外債累累,可我有火一樣的夢想呀,困難你不應該磨滅我的夢想。風在窗外嘲笑,宿舍門被我緊緊反鎖,我抱著吉他開始嚐試掃弦,樓下的街道嘈雜聲仿佛已是一片寂靜,一下兩下,從前的許多往事仿佛瞬間流動在了琴弦上。“閉上眼睛,一種夢境,燈光下有我閃動的背影,雖然疲倦,不想睡眠......”這就是我開始拿上吉他後寫的第一首原創歌曲——最後的和弦“既然曾經那麼愛他,我的夢想就一定會開花,日出夜發不會害怕,隻有勇敢的心才不會被留下......”從此有了最後的和弦的陪伴,我有了敢於走下去的勇氣。

“熊征從上海回來了,他要在南昌呆好幾天哩。”

“真的嗎?”我的心在不停砰砰的跳,緊張、興奮、不安在我的身上四處逃竄。自從上次去了惠理琴行學了一節吉他課之後,我再也沒有踏進那裏半步,雖然我的其他同學都還在那裏學,因為我怕老師教我,因為我不敢麵對他。所以現在當朋友再次告訴我熊老師回來後的消息之後,我依舊不願意去見他,其實我很想見他,隻是我沒有那麼多勇氣去麵對。可是命運卻偏偏要這樣安排,那晚我像往常那樣去春秋琴行練琴,因為我在這裏認識一些搞音樂的朋友,所以就早早就告別了宿舍那單人練琴的方式。剛進門口就被在場的人嚇呆了,很多人站的站,坐的坐,被圍住的人正是正在即興吉他表演的熊征老師。看的出來他的技術又有了提高,他的發型體型幾乎都沒有什麼變化,淺淺的頭發,中等個子,大大的腦袋依舊不胖不瘦。當我靠近他的時候,他掃視了一下我依舊把目光集中在了他的琴上,其實我已經知道他早已經不記得我這個曾經隻上過一節課的學生了。從他的視線裏我卻發現了許多他從前沒有的東西。他的眼睛給我一種感覺就是仿佛經常在流淚,透露著許多無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