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初見天子顏(1 / 3)

月初的時候,錦清便正式到福永宮當差。所謂上書房伺候,卻沒有一天呆在上書房內。福永宮內分工十分細致,皇帝的衣鞋帽襪、三餐食膳、筆墨紙硯皆有專門的宮人打理,錦清所在的司衣庫,一班共六人,專職打理皇帝的衣冠,每日黃昏過後,宮女收集皇帝所著袍子,待洗衣局清洗過後,便由伺衣班的人收納妥當,再工工整整地送回衣庫裏,每日晨起由梁雙全伺候皇上穿著。

太後隨手欽點了她,卻無別的指示,因此這一班的宮女誰也沒有對她令眼相看,反欺她麵孔生,不但常派給她升爐、熏衣等的粗碎工作,常常扔給她洗內監宮女的衣服。錦清性情平和,若是做得不算過分,她倒也不與人爭辯。

侯國公府中新添一位小世子,侯國公六十添孫,府中自然十喜慶,太後特許惠夫人和小世子進宮謝恩,小世子在宮中一直待到滿月之日,宮中許久沒有喜事,上下好生熱鬧了一陣子。太後在宮中設宴三日,皇帝也是賞賜不斷,冊封了小世子之母為二品惠賢夫人,又封小世子為世襲安樂爵,爵位等同於皇子。朝中從未有過甫一出生即被封爵的例子,更何況那還是異姓王,宮人無不驚歎,候國公一門盛寵,莫過於此。

按規矩,新近宮女頭天要到皇帝跟前謝恩,宮中有此盛事,誰也沒想起一個新來的宮女未曾麵聖,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這天,一早有人來通知,皇帝與晁親王要西郊狩獵,讓她們打點好二人行裝。當時天色已晚,晁親王便在宮中留了一夜,隻改在明天。晁親王這一時興起卻忙壞了她們一夥人。宮中一向沒有備著晁親王的騎射裝,皇帝的庫房自然不能動用,一班人沒有辦法,熬了一個通宵,才趕製出新的騎裝。

晁親王是先帝最小的兒子,與皇帝一母同胞,從小深得先帝寵愛,性情驕縱,先帝逝後,無人管束,更是奢淫成性,京中有多處府邸,處處奢華,京畿良田不計其數,雖未娶正室,王府中有妾伺七八人之多,少不了還是京中煙柳之地的常客。京中有傳言,晁王一次在路上碰見送嫁的隊伍,竟把人連轎子一同搶了回去,為的隻是看看新娘子長得如何。大夥雖然把騎裝及時製出來了,心裏更怕一不合那位王爺的意,上下遭殃。一夥人提心吊膽地等著,皇帝那邊來人了,不過卻不是問罪,而是讓福永宮的宮女太監全部隨駕伺候。

於是,一行數十人浩浩蕩蕩地奔西郊,雖然未對外稱皇帝出巡,平頭老百姓見了這陣式都自覺避了開去。西郊狩區是皇家轄地,早有禁軍戒了嚴,錦旗烈烈生風,禁軍繞著圍牆外站了一圈。錦清在人群中望去,隻見隊伍最前頭的一抹明黃,十分的耀眼,身下所騎一匹黑馬,陽光下毛色油亮油亮的,周身如同罩了一層光芒,讓人移不開眼卻又不敢直視。

晁親王一身棗紅色的獵裝,身下一匹同色的駿馬,玉帶束腰,也是十分的英姿颯爽。

景親王也來了,不知是否被晁親王臨時強行拉來作伴,並沒有換上騎裝,隻著一身白衣便服,騎了匹棕馬在隊伍中慢慢走著,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這時,一隻受驚的野兔竄出林子來,前頭的晁親王從隨行太監手裏接過箭矢,左手拉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去,一擊即中,太監們紛紛叫好。

晁親王哈哈大笑,指著密林,大聲道,“皇兄,一個時辰為限,射中多者為勝。”

景親王指指自己的長衣廣袖,道,“你們有備而來,我不跟你湊這個熱鬧。”

晁親王笑道,“三哥,你看看他,倒是個不錯的理由。”他看一眼皇帝的長弓,“不如皇上賜你的弓給他,這樣四哥沒話說了吧?”

景親王淡然一笑道,“皇上的弓我使不慣,反而誤事。”

皇帝道:“既然四弟不願與你比,就別勉強他。”

晁親王與皇帝策馬進了密林,數個近衛緊跟其後,轉眼就不見了影蹤。其餘的宮女太監本來在營地百無聊賴地等著,不到半柱香,有個管家模樣的人帶了幾個太監過來,正是晁親王府中的太監總管李德林。李德林打了個眼色,幾個太監便吆喝著驅他們也進了密林。一眾人正茫然不知所措,突然聽到有人議論,晁親王讓我們進林子裏把獵物都驅趕出來,眾人恍然大悟,心道,晁親王好勝心如此之強,卻使這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