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三十一 突勒(2 / 2)

現在的鄂國公已忍了多年,奈何子弟不爭氣,又沒有好的機會。可如今這大好的機會不就在麵前擺著麼?現在邊關又尉遲大將軍鎮守著,打仗又不是下棋,去一個還能讓另一個回來換場子不成?皇帝又不會將尉遲大將軍調回來,到時候,就是兩將並肩而戰。就算老天不保佑,這仗敗了,也不隻是咱家的錯,那尉遲老兒也逃不過!鄂國公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讓鄂國公府重振聲威又再好不過的機會。

丞相淳於椋和大學士李清聞言都不覺皺起眉頭,鎮國公宋敃聞言卻嗤笑一聲:“鄂國公此言太過了吧?誰不知道鄂國公府不治武事,祝氏一門少有將才,試問你祝家有誰可擔此大任啊?”

“你!”祝沛章聽得此話,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氣得頭頂生煙,恨不能上前給宋敃兩巴掌才好!隻是礙於身處禦書房,不好發作。

宋敃嗤笑過後,也沒跟祝沛章多言,隻嘴角含著一抹冷笑。

淳於椋朝皇帝正色道:“陛下,眼下我朝中人才不少,去年更是有好些長於武事的青年才俊被擢拔入朝。隻是這些人都隻是初出茅廬,不及老馬識途,陛下可派一上將前往北疆,將此間青年才俊置於副將之位,借此磨練其人。”言語間,也未提到鄂國公府之事。

皇帝沉吟不語,忽而笑道:“此言甚善,朕看那宣威將軍陶銘,翊麾校尉武召平就很不錯,此次就一並用了吧!也好讓他們的官位名副其實。”

“遵命,隻是這主帥人選……”

“唔……待朕斟酌片刻,眾卿不必多言。”皇帝略略遲疑,笑道。

重臣一聽,心中一凜,無人再敢多話,隻得喏喏稱是。

從禦書房出來,肅親王就有些心神不寧,若是再立大功,皇帝豈不是忌憚更甚?心裏存了事情,肅親王隻匆匆與同僚們打了個招呼,便往家裏趕。正要邁出宮門,不防有人在身後相喚:

“肅親王且留步!”

肅親王回頭一看,竟是丞相淳於椋。

“不知丞相有何事喚本王?”淳於椋行事圓滑,多年來與肅親王並無眼紅之時,加之他又是兩朝元老,先肅親王在世時關係也還不錯。因此肅親王對淳於椋也還客氣。

淳於椋朝肅親王拱了拱手,捋了捋灰白的胡須,帶著一抹高深莫測意味不明的笑意,對肅親王道:“今日皇帝之意,肅王可明白?”

肅親王嘴角微微一動,平靜道:“君上之意,臣子豈可輕易揣測?至於出兵突勒一事,本王不才,隻等陛下明旨禦詔。”

淳於椋輕輕一笑,道:“肅親王果然是忠勇之人,果有先肅親王遺風,怪不得多年來極得皇帝看中。不過在下想提醒肅親王一句……”他說到此處,微微一頓,複又道:“王爺雖善於謀略,且用兵如神,然突勒勢大,旃台格極難對付;若是王爺掛帥,陛下恐王爺不能敵,欲選一人襄助王爺!”

肅親王早知皇帝猜疑自己,倒也不覺得意外。“如此,小王也隻有感謝陛下體恤厚待之恩。”說罷,朝皇帝金殿的方向一揖到底。

“不過陛下的心思……在下猜測,無論是誰,陛下大概都會派個心腹,安插正在大軍主帥身邊。王爺可知此人會是誰?”

“本王不知。”

“正是那宣威將軍陶銘。”

“陶銘人中俊傑,如此,倒是三軍之幸。”

淳於椋見肅親王如此,笑著點點頭,便告辭而去。

對於肅親王來說,疑慮的不是皇帝的猜疑,不是陶銘會上來分自己的兵權,而是淳於椋向來不多事,今日為何提醒自己?

回到王府,肅親王便招了世子明煜,以及謝道在內的幾個心腹到書房議事。

此次皇帝選帥一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最近幾日,朝堂之上多有爭吵,有的人認為應該仍由肅親王為主帥,畢竟肅親王與突勒交戰多年,對於北邊的事物最是清楚不過;不過還有人認為肅親王多年駐紮於北,多事辛勞,莫不以鎮國大將軍為好。總之對於主帥人選始終爭議不下。

而對於肅親王和莊承陵,兩人也隻有相對苦笑。

正在眾人惴惴之時,皇帝終於給了眾人答案。

長興二十四年夏,上詔命肅親王為主帥,宣威將軍陶銘,翊麾校尉武召平為副將,率軍十萬奉召北上,平定突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