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兒部:在蒙古部興起以前,塔塔兒部是漠北草原勢力大於一般部落的一個大部,位於呼侖貝爾湖附近,它的地域廣闊,富饒美麗。塔塔兒部之間經常相互爭戰,同時又充當遼、金統治者的幫凶鎮壓其他部族,與蒙古族、克烈族為敵。
蔑兒乞部:史書記載蔑兒乞部是蒙古語族部落之一。他們居住在鄂爾渾河至薛靈格(色楞格)河流域。《元史》曾記載說:蔑兒乞部“世居不裏罕哈裏敦之地。其俗驍勇,善騎射,諸族頗憚之”。這些足以說明在蒙古族興起之前,蔑兒乞部也是漠北的強部之一,他的勢力曾到達“不裏罕哈裏敦”即不兒罕山一帶。
乃蠻部:乃蠻部為突厥語族部。無論從地域、軍事、經濟、還是文化都比蒙古人先進。他們建立了先進的部落聯盟,采用畏兀兒文字進行統治,並信奉西方傳來的景教。據《元史·地理教誌》記載,乃蠻部始居於謙河(葉尼塞河)流域,後因種種原因居住於蒙古高原西部,控製著阿爾泰山附近的廣闊地域。因與克烈、蒙古族為鄰,因此“經常與王汗(罕)發生糾紛,互相敵對”。
克烈部:克烈部居住在漠北的中心地帶即土拉河和翰爾寒河流域之間的回鶻汗國故地,是由六個部落組成的強大的部落聯盟。與中原王朝和蒙古族相毗鄰,也同樣信奉景教。因在風俗、語言、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麵受突厥部族的很大影響,
常采用突厥的名字或稱號。在當時,克烈部是漠北草原一個獨立的大部,所以在頑強地抵抗著來自各大部的騷擾,又沒有屈從遼、金的統治。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漸提高,私有製的發展,蒙古草原諸部逐步出現了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分成了那顏貴族與屬民、奴隸兩大對立階級。他們之間屬於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當時草原各部階層和階級的劃分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人:
那顏——譯為“老爺”或“官人”,是各部的奴隸主貴族和官員的尊稱。他們是各部首領、統治階級,在各部享有很高的榮譽並擁有眾多尊貴的稱號。有的甚至受封於唐、遼、金王朝,同時成為該王朝在這些地區的代理人。汗合罕(可汗)是那顏階級的領袖人物。這些人從不進行生產勞動,而是專門從事戰爭和擄掠。他們有自己的政治中心——翰耳朵。內設官分職,外戍邊衛疆。他們是各族貴族的最高代表,並逐步發展成為剝削和壓迫本部百姓的地方政權。
哈剌抽——又名“哈剌出”,是“賤民”、“黑民”的意思。他們雖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經濟上有少量的牲畜、帳幕、勞動工具等私有財產,但最重要的是與那顏貴族是一種依附關係。哈剌抽平日納貢服役,戰時則又隨軍作戰,那顏貴族與哈剌抽之間是剝削與被剝削、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自身人”是哈剌抽中地位較高者,可以參加氏族部落的選舉。但“自身人”在戰時也同樣要充當普通戰士。
屬民——一個附庸等級,可以說可有可無。又稱“哈闌”漢語意為“人丁”
之意,指的是人數眾多的庶民。屬民來自被征服部或被削弱部的成員,或是為爭取保護的一些投誠部落的遊牧民族,或是失去財產、沒落的氏族成員。那顏貴族與屬民之間的關係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係。屬民處於附庸地位受那顏貴族的剝削和統治。
孛翰勒——“奴婢”的意思。包括世襲奴隸、買賣奴隸、陪嫁奴隸、贈賜奴隸、罪犯奴隸、自動投靠的奴隸、同族近親奴隸及戰俘奴隸等等。在當時的蒙古各部落中,孛翰勒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從事最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不僅供家內役使,從事各種生產勞動,而且還隨時隨地的隨主人參加圍獵和征戰。甚至被役使充當軍中苦力,或修築戰地工事,或進攻時衝鋒陷陣。
鐵木真誕生前的蒙古草原充滿了各種矛盾和紛爭。成吉思汗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在未出世之前,有星的天旋轉著,眾百姓反了,
不進自己的臥室,卻互相搶掠財物;有草皮的地翻轉著,全部百姓反了,不在自己的被窩裏躺著,卻互相攻打。”這些話足以真實的反映當時蒙古草原諸部的混戰局麵,其中既有屬民、奴隸反對那顏貴族的鬥爭,那顏貴族內部為爭奪本部汗位,又有各部那顏貴族為擴充地盤,搶奪屬民、奴隸、牲畜、牧場的鬥爭,以及各部可汗為爭奪草原霸權進行的鬥爭等等。這種局麵也反映了當時蒙古諸部矛盾的不可調和及階級鬥爭的日益尖銳。雖然這樣,但由於當時還沒有一支強大的部落能統一各部,頻繁的爭戰隻能是越來越加重奴隸、屬民、平民的災難。社會人畜驟減,一些奴隸主和部落也在鬥爭中消失,這使更多的人陷入貧困和苦難。同時社會財富減少,最終導致社會生產力水平降低。同時中原王朝趁火打劫,在蒙古諸部爭戰挫傷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漠北草原一個舉足輕重的大部。
第一位可汗是合不勒,合不勒統一了蒙古各氏族,做了蒙古族的第一位可汗,亦稱合汗。
合汗在當時威名遠揚,金熙宗便召合汗入京。合汗欣然前往,金人盛情款待。
一天,合汗酒醉後忘記了大朝的禮儀,跳起了蒙古舞蹈,並摸著金熙宗的胡子又笑又叫。金熙宗寬恕了他的過失,給合汗許多財物,把他送走了。合汗走後,金朝謀臣策士認為這是放虎歸山,金熙宗便派使者追趕合汗。危機之中合汗殺死了金朝使者。不久,金朝派胡沙虎大將率領大軍討伐蒙古,合汗誘敵深入,在海嶺一帶大敗金軍,從此金與蒙古結下了幾代冤仇。合汗在世時,他的妻兄患了病,便請塔塔兒部的巫醫珊蠻為其治療。不幸妻兄一命歸天,合汗妻兄所在弘吉剌部以為珊蠻將其害死,便殺死了珊蠻。塔塔兒大興複仇之師,同時對弘吉剌部進行討伐,合汗的兒子們為舅舅出力自然是責無旁貸,因此也卷入了這場戰爭。從此,蒙古族與塔塔兒部又結下了世代冤仇,塔塔兒乘機爭得土地、人畜、物資,並大膽的命令蒙古諸部俯首稱臣,納歲賦貢。這時鐵木真所在的孛兒隻斤氏在屢次複仇戰爭中已經延續了幾代。
俺巴孩汗在位時,為緩和與塔塔兒部的關係,決定將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嫁給塔塔兒人,並親自送女成婚,回來路上卻被塔塔兒人所俘,送到金朝,金朝皇帝為報殺使之仇,將俺巴孩汗無情地用鐵釘釘到“木驢”上處死了。
俺巴孩汗被殺害後,人們擁立合汗的第五子忽圖剌為汗。這個忽圖剌汗勇力過人,豪飲善啖。他尊從俺巴孩汗的遺命,領導蒙古各部族替俺巴孩汗報仇。他
首先率軍進攻塔塔兒人,雙方共進行了 13 次戰爭,可遺憾的是蒙古人非但沒有捉到暗害俺巴孩汗的凶手,合汗的長子反而被俘,被送到金朝,又被釘在木驢上處死了。公元 1147 年,忽圖剌汗率軍攻入金朝邊界,大敗金軍,搶掠了大量財物、人口。此時金人被迫議和,割讓出大片土地。
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的妻子月倫,是蒙古草原上少有的有膽有識、聰明能幹、賢惠溫柔的女性,是幸福、尊貴的子女們的母親。又被稱為“月倫——額客”、“旭真”、“額客”。《元史》記載說她本是搶來的夫人。因為月倫出生於弘吉剌部的翰勒忽納氏,本來嫁給了蔑兒乞部的也客赤列都。按當地的風俗,當時也客赤列都娶親回家,途經翰難河畔,正巧遇上在河邊放鷹的也速該。也速該見正青春年少月倫長得如花似玉,便夥同其哥捏坤太子,弟答裏台翰惕赤兵追搶月倫。情況緊急,月倫便對也客赤列都說:“那三個人麵看都凶神惡煞,一定會要你性命的。你若保全性命回去,像我這樣的女人比比皆是。你如果想念我,就讓再娶的新婦叫我的名字吧!”說完便脫下衫兒給他做紀念。也客赤列都接過衫兒倉惶逃走。《蒙古秘史》敘述道:在擄走月倫回來的路上,月倫“哭著說:‘我的丈夫頭發不曾被風吹,肚腹不曾忍餓,如今走去嗬,怎生般艱難。’”悲痛欲絕,聲震山川林木。但當時搶婚遺俗在蒙古草原各部甚為流行。從這件事上來說,當時忽圖剌的兵勢之強已非同小可。隔不久,月倫便聽天由命,成為了也速該把阿禿兒的忠誠的妻子,並為其撫養教育了幾個名揚古今中外的後代子孫。
俗語道:時勢造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便是在這樣一個征戰頻繁社會動蕩不堪的亂世中降生的。1162 年秋,為獲得更多的財富,作為蒙古族首領的也速該丟下自己所愛的溫情脈脈的妻子,與塔塔兒部展開激戰。用計謀俘虜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凱旋而歸。正當他滿懷勝利的喜悅回到營地——翰難河邊的帖裏溫陀山,走進自己的蒙古包時,他的第一個兒子降生了,可謂雙喜臨門。尤其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男嬰右手握著血塊,兩眼有神如火,容顏紅潤放光。按當時當地的風俗,都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為了祝賀作戰勝利和長子的降生,也速該以被俘虜的塔塔兒部首領之名,為兒子取名叫鐵木真。
鐵木真這個名字,包含有“鐵”、“鐵化”、“鐵一樣”、“鐵之最精者”的意思。
鐵木真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這還要從他的父親也速該的征戰活動說起。
也速該有一個英雄稱號,眾人稱之“拔都魯”,蒙古語的意思是“勇士”。在
當時大漠南北地區,存在著大大小小總計數十個部落,相互之間,你搶我奪,長期爭戰不已。也速該是蒙古乞顏部落的首領,這個部落的老人、小孩、宗親,包括叔伯和堂兄弟們,都願意聽從他的命令。他曾多次率領部眾與其他部落軍隊作戰,因此經常打勝仗,聲望很高,所以,受到部眾的擁護和尊重。
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即月倫,是蒙古高原上的一位有膽有識、聰明能幹的女性。她恭請凱旋歸來的丈夫也速該給新生兒子起一個響亮有意義的名字。
也速該興奮地說:“今日咱家是雙喜臨門,一是我領兵打了一個漂亮仗,二是你幸運地為我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為了祝賀作戰勝利和喜得長子,永遠記住這個喜慶的日子,我看,就以被俘虜的塔塔兒部首領之名為名,叫鐵木真吧!”訶額侖拍手稱好。此後,鐵木真的名字及其尊號成吉思汗,隨著他的一生征戰活動,從蒙古高原傳遍了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