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茶·水·冷暖自斟(5)(2 / 3)

感念:機會從來不等人,必須要全力爭取,必須要付出全部努力。昨晚和燁談起找工作的事,她說看起來機會多多,但真正麵對時很難,而且大多並不理想。她有些心急。我讓她多了解對方的資料,分析比較,有備而去,真正的機會,隻要一次,抓往一次最好的機會,工作就解決了。

對於機會主義者來說,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機會;但對於常人,一輩子的機會就那麼幾次。成功的人往往能夠敏銳地嗅到機會的氣息,並且牢牢地抓住,這需要對自己對環境有充分的了悟。瞎貓碰死老鼠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但這種概率跟星球碰撞一樣低,而且就算碰上一次,也不能保證終生的幸福。

2、2005年6月,尤金.奧凱利被確診為膠狀母細胞腦瘤晚期,醫學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並不可怕,打擊他的是醫生的眼神,醫生的眼神寫滿同情,那種從內心深處流露出來的同情。

感念:每個人都應該有同情心,當我們從別人眼裏看到同情時,應該感謝他的善良。但是,一個患者從醫生眼裏看到悲憫,無疑是被宣判死刑。

許多時候,我們判斷一件事情,並不依靠事實和證據,而是某個細節。自然流露出來的言行是真實的。我們必須學會觀察,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從細節開始,到細節為止。

3、尤金·奧凱利和妻子科琳去麥迪遜廣場花園看U2演唱會,非常熱烈火暴,第四首歌曲結束時,科琳突然站起來,在沸騰的人群中高喊:我覺得要崩潰了!她說無法集中精神看表演,突然有一種不安,覺得當前的美好生活要結束了。當時尤金·奧凱利還沒作檢查,不久後,診斷結果應證了她的預感。

感念:預感這東西應該屬於唯心的範圍,或者能夠從心理學上找點些許依據,但終究跟科學不符,但又確實存在著。很多東西的存在,都無法從客觀理智的角度去理解。最典型的男女糾纏,多數女人明明知道對方百無一是,糾纏的過程痛苦不堪,最後的結果是傷害,但還是樂此不疲。問起來,她們會說:有男人要總好過沒男人要,有更多的男人要總好過隻有一個男人要。我KAO!有自信的女人從來都不需要男人來證明自己的魅力,跟那種太爛的男人糾纏,隻能自貶身價。

尤金·奧凱利在生命終結時,幡然了悟,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質是意識的清醒。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走正確的道路,隻有這樣,才不致於懊悔終身。

4、診斷期間,13歲的女兒吉娜飛往肯塔基參加一個國際戰略思考大賽,女兒原本想放棄比賽,陪爸爸的,他幾乎用哀求才說服了女兒。

感念:一,美國的教育跟中國真的大不相同。讓13歲的孩子關注國際戰略,我們身邊13歲的孩子在幹什麼?他們在關注什麼?遊戲,追星,考試,或者開始關注異性。

二,13歲的孩子自己乘飛機去另一個州,如果換了中國的父母,哪個會放心?重點高中的孩子,隻要家庭條件允許,幾乎都有父母陪讀;孩子如果有重要比賽,老師家長跟一排。

三,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尤金.奧凱利作為一個商界名家,身體力行地教育孩子,鼓勵孩子開闊視野,鍛煉思維。反觀我周圍的父母,也有對孩子苦口婆心的,但通常都忘了身教這一點。做父母的,自己不好好做人,不好好做事,卻喋喋不休地要求孩子,這怎麼可能有教育效果呢?中國父母最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當然也是出於愛,但還因為麵子,因為晚年有依靠,為什麼不把這份殷切寄托在自己身上呢?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卻要求子女來完成,唉!

5、節選:每天早上醒來之後,我會竭盡所能地讓自己的思緒停在當下,隻是去感受當時身邊的風景,讓思緒就停駐在那一秒。

感念:活在當下,這是當代學者所提倡的一種生活態度。過去不可挽留,未來不可琢磨,隻有現在可以把握。把精力集中在當下,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讓這一刻更完美。

這本來是一種現實主義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幸被許多人歪解,他們認為活在當下就是要及時行樂,因此把生活引向糜爛和墮落。他們的局限在於:他們以為快樂就是物質的享樂。而真正的快樂,從來都是精神層次的享受,快樂更多地來自於個人和外界的和諧相處,來自個人與環境的融合。

這一刻我麵對一本好書,麵對一個了不起的人,感受他帶給我的人生啟示,他那麼迫切地想把生命最後的完美時刻與世人分享,我真切地體會到了他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一個積極的清醒的告別儀式,一個完整的完美的人生句號,一個人的生命過程結束了,他的精神和態度仍然存在。

想起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