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的文字,看似平靜的背麵洶湧著不可遏抑的情感,很容易讓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快感。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春江寫"酒""親情""茶"的文字,或是曾有一麵之緣吧,讀到春江的"酒",我的記憶亦被喚醒,立即漫步到清明河畔,那隻飄溢著魚香和酒香的船上,我們一幹人,雖是初見卻似相識多年的老友一般,把酒助樂,談詩論道,天下間一切為我所喜歡的事,於此時此景和這些人搭成絕配,都可以一笑了之,付諸東流。那份逍遙和灑脫,我想彼此間都將終生難忘。亦同時,一個寫詩非常有靈性叫範小雅的女子,其性情與對詩的見解,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雲夢,地靈人傑,自古以來都是個出傑人的地方。
楚王城,睡虎地,屈原,這些凝結著濃厚文化意境的名字,本身就是傳誦千古的文學,再加上一群"為文學而生"的人,雲夢就有了其獨特的魅力。一個人是一篇散文一出戲一首詩,一個叫"似水年華"的地方,容載了這些創造精靈文字的人,春江是這些人中的代表,她對這個叫"似水年華"的地方有著特別的感情,也可謂情有獨鍾,經常出入這裏,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帶著怡然自得的滿足和快樂。這是一個現代女人的生活方式,同時她又遊走在傳統文化的內涵裏,待人處事有自己的分寸,又為自己親手創造且來之不易的幸福而知足。
苦難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筆財富,少時家庭的苦難--大哥患上一種少見的叫下頜骨造軸細胞瘤的口腔癌症,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個成為村裏萬元戶的一家人,陷於困境,而後"我"又因肺結核而放棄高考,這無疑是給本已捉襟見肘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堅強的父親帶著我們走過來了。後來大哥創造了生命奇跡,手術後安然無恙地活著,"我"重新參加高考,考上一所工學院。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苦難,又怎能懂得什麼叫幸福!因為苦難,"我"學會了感恩,並"終於懂得,更深更遠的愛在於愛更多的人、珍惜所有的生命"。
時間在改變一切的同時,也在促進一個人成熟。文字中的"貓"和"我",是一個生活型的小女人,可稱賢妻良母,依戀丈夫卻理解支持他的事業,疼愛女兒但不放縱溺愛以至於會突然想到:"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九歲沒滿的孩子,很多時候比成人都通情達理,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剝奪她做孩子的快樂?"這是個熊掌和魚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女人,成熟的母親有自己的解決方式,那就是反省。"我"的反省緣於智慧。
打江南走過,撐著一把雨傘,歲月自逝,而十五歲的河邊,仍然站著一個看風景的人,他在彎道裏。曲曲折折,折折曲曲,人生的路就是如此。當可以向虛空的歲月投擲微笑時,我們業已站在遙望風景的彼岸。地依舊,人不在。那個純真年歲的男孩和女孩,如今去了哪兒,四季交替,記憶如昨。"我"的初潮和懵懂,全定格在了十五歲。青梅竹馬的發小,有情也有愛,雖然最終不能走在一起,驀然回首,燈光迷離,溫馨如昔。
因為情,"我"走過了風雨。因為愛,"我"懂得了珍惜。趟過歲月的河,遺失在光陰之外,"我"看見那江春水,在奔流,在追尋,勇往直前,永不止息。這是對生命的感悟。也是我寄予女兒的最殷切的愛:"希望你是一江春水,一輩子以一種溫暖的情懷追尋夢想、追尋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