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之二十四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2 / 2)

陳羽霆甚是堅定,道:“是!”

“如果你真有這個決心,那我也不阻你。”李彥直道:“不過萬事開頭難,你心目中的這個宛丘要如何建設,有想法了沒有?”

“三舍你教過我,這等事情,左右不過是人和錢兩件大事。”陳羽霆道:“人嘛,現在這些澎湖的居民非常樸實,又肯聽我們的話,隻是現在這些人還沒什麼自主性,我們可以先選出其中材質較好的加以訓練,讓他們成為各村的領袖人物,等這批人成長起來之後,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因地製宜地來建設他們的家鄉的。那時候就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幹了!”

李彥直笑道:“聽來不錯。”

“至於錢嘛。”陳羽霆道:“現在他們的生產模式太落後了,有些還在刀耕火種!我可以從大陸那邊請良農來教他們,覓好種子來,教他們種地。他們也打魚,可是打了都自己吃,沒用,我們可以教他們曬成魚幹,或者買了他們的魚,然後運到泉州、月港去賣。”

李彥直皺了皺眉頭,道:“這兩件事情,得花多少錢啊。”

陳羽霆道:“前期自然是要花錢的,同利能出一點最好,還有我會想法跟家裏說一說,看看我爹、我哥他們能不能幫我們出一點。”

李彥直連連搖頭,道:“我不是不肯出錢,不能出錢,隻是你這個思路不對,大大的不對!”

陳羽霆愕然道:“不對?”

“當然不對!”李彥直道:“你現在這樣做,是一廂情願地推動,澎湖的這些人,會不會配合你還難說呢。做生意也好,建港口也罷,都必須因時而動,順勢而行。”

陳羽霆眼睛一亮,仍像他在尤溪六藝堂時一般,睜大了眼睛要看自己所仰慕的恩師會說出什麼讓自己驚歎的言語來,因問:“怎麼因時而動,怎麼順勢而行?”

李彥直道:“你若能順應當前的局勢,就能讓這裏變成一個發財的地方,這就叫因時而動,你若能將這裏變成一個可以發財的地方,自然會有大批的人湧過來,這就叫順勢而行。澎湖孤懸海外,遠離大陸,能令這一帶發展起來的群體,唯有海上走私商,你想這裏變成一個發財的地方,就得讓走私商需要這裏,隻要這裏有走私商需要的東西,他們就會湧過來,這批人來了之後,人氣、錢財什麼的就跟著來了。有了人氣和錢財,接下來你才好辦事。”

陳羽霆沉吟半晌,說道:“茶葉、生絲、陶瓷!”

這幾樣確實是走私商最需要的貨物,但李彥直卻道:“不對!這些東西,他們在雙嶼、浯嶼就能搞到了。而且雙嶼、浯嶼離大陸近,運輸成本低一些,這裏離大陸較遠,你若是從內陸把貨物拖來囤積到這裏,成本會比較高,競爭不過雙嶼、浯嶼,甚至競爭不過南澳。”

陳羽霆道:“那他們還需要什麼啊,鐵鍋、硫磺麼?”

“不是這些,不是這些。”李彥直道:“其實這裏能提供給他們的,不是貨物,而是另外一種補給——糧食!”

聽李彥直說要給走私商提供糧食補給,陳羽霆更是不解:“糧食?雙嶼、浯嶼那邊也有啊。”

“有是有。”李彥直道:“可是那裏離大陸太近了——這是雙嶼、浯嶼相對於澎湖的優點,可也是它們的缺點!你要知道,雙嶼、浯嶼那邊能否提供糧食,是看季節的。不是看豐收季節或歉收季節,而是看朝廷是否在嚴打。咱們這個朝廷,做事從來都是一陣風一陣風的,嚴不會嚴不停,鬆也不會永遠鬆。可是在朝廷嚴厲的時期,大陸的糧食恐怕都會運不出來,雙嶼和浯嶼由於離得太近,受到的影響就會很大,那就是海上私商的缺糧季節,很多人會因此熬不住的。”

說到這裏,陳羽霆終於徹底明白過來,叫道:“我懂了!三舍你是說我們可以在朝廷管製寬鬆的時候,購入糧食,而在朝廷嚴打的時候,有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為他們提供補給,將大員作為他們的避風港,那樣,那樣……”

“那樣你就扼住了他們的咽喉!”李彥直道:“那時大概你要賣多少錢,就能賣多少錢了。等他們的人上了岸,貨進了港,又還可以跟他們談談別的事情——生意就這麼展開了。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武裝威懾,沒武裝隻有糧食,那是等著人來搶,而有了武裝威懾之後,就算是最猛惡的海盜,在計算過收益與代價之後也會三思而行了。”

陳羽霆道:“那我們就要把這裏變成一個糧倉了,要設法往大陸買糧去了。”

李彥直笑道:“初期是要買。不過長遠來說,就可以用上你剛才那個方法了:種!”

陳羽霆苦笑道:“澎湖這點地方,隻怕種不了多少糧食。”

“澎湖是小,可是你想做的這件事情,不一定要在澎湖啊。”李彥直將眼光投向了東南:“羽霆,我覺得你該去大員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