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醋意橫生(1 / 2)

念春宵每日和丫頭們一起打發時間,遇上好天氣就去老太太的院子跟老太太趙姨娘說說話,陪錦哥兒寫寫字,這日子也過得飛快。隻是每當夜深人靜,念春宵總會想起李煜。他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來過這裏。要不是他給了她那塊玉牌,她又要以為那晚是個夢了。

冬月二十八這天,府裏來了遠客。說是老太太年輕時認的妹妹的孫子,來京城處理這邊的生意,借住到府裏。念春宵去老太太屋裏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穿了藍地錦衣的公子。下頜方正,目光清朗,劍眉斜飛,整張臉看上去十分俊朗。念春宵不自覺地就將他和李煜作了對比,因而多看了幾眼。那邊三夫人卻笑出了聲。原來杜君浩也看了她很久。

“君浩,這是你寶妹妹,。”

“寶兒,這是杜家的君浩哥哥。”老太太笑著介紹。

念春宵一聽這哥哥妹妹的,再看這一屋子人的表情,就想,莫非老太太想要撮合他們?

杜君浩笑著朝念春宵點點頭,念春宵也笑了笑,就坐到老太太邊上去了。

當年老太太和她這結義妹妹約定好了——若同生男,則為手足;若皆生女,便結金蘭;而若是一男一女,就做夫妻。

可惜後來兩家都生的兒子,沒有女兒,她這妹妹又去了邊城,兩家就少了聯係。這回杜君浩過來,老太太見了很喜歡,就起了撮合他們的念頭。

這杜君浩在府裏住著,每天早上出門,到下午就能回來。念春宵隻要去老太太房裏吃晚飯就會遇到他。他去過很多地方,經常講些趣聞來聽,逗得老太太很開心,念春宵也喜歡聽人講這些故事。他們慢慢熟悉起來。杜君浩時不時從外麵帶些小玩意兒給念春宵送去,再在念春宵那裏借幾本書。他一來暗香閣,映月她們就跑得遠遠的。府裏都默認了杜君浩的身份,也沒有人亂嚼舌頭。

她沒想到杜君浩會邀她一同出門。念春宵問了老太太,老太太居然樂嗬嗬地答應了。

杜君浩帶著念春宵去了京城正街的一家酒樓。正是午飯時間,這如意樓裏人滿為患。無論是一樓大堂還是二樓雅間,全都坐滿了食客。

大堂內,穿著潔淨的粗布褐衣的店小二們,端著一盤盤美味佳肴往來於餐桌之間,時不時高聲吆喝著。

念春宵還從未上過酒樓吃飯,對這一切都很新奇。杜君浩領著她上了三樓。待掌櫃的親自來招呼的時候,念春宵才知道這如意樓是杜家的產業。

“杜哥哥,你人在邊城,京裏的生意照顧得過來嗎?”念春宵忍不住問了一句。

“有人代管,我隻要負責查賬就好了。”杜君浩笑了笑,為她倒上茶。動作閑雅。

他讓人送了茯苓餃子,桂圓枸杞蒸鴿子蛋,仙茅燉肉,野鴨赤豆湯,都是念春宵平日愛吃的。她聞著很香,不禁食指大動,便埋頭吃飯。杜君浩在一邊喝茶。

三樓人少,一般不招呼客人。也隻有生意特別好,樓下沒位的時候,來了老的食客,不好推拒,才安排在這裏。今日便有一桌。這桌人衣著光鮮,在席間行了酒令。輸的人除了喝酒,並不作詩聯句,而是講些坊間大熱的傳聞。

趕巧的就有一人說的是瑞親王李煜。

“昨天你們沒去百花樓,錯過了一場大戲。那芙蓉姑娘從來都是賣藝不賣身,正好有個外地的富商贖了她的身,要帶回去做正房,哪知瑞親王又看上她了,不但把那富商打得半死,還把芙蓉姑娘搶回了王府。這事都驚動官府了。”

“竟有這事?那瑞親王年輕俊美,要什麼樣的女人得不了手,會去青樓搶人?再說了,這芙蓉姑娘早就在這百花樓,瑞親王又不是頭一遭兒去逛,怎麼偏偏這時候才搶?”

“你有所不知,這瑞親王患有隱疾,時常發作。發作起來便要找娘子,碰到美貌女子更是不管不顧。昨兒八成是又犯病了。”

“原來這瑞親王有隱疾是真的。那前一段時間瘋傳瑞親王在府清侯府欺負了寧國公府上的大小姐這事兒,也是真的了。

“皇上現在對這瑞親王大為不滿。這丞相府的小姐還沒過門,他倒納了六房小妾,丞相大人正鬧著要退婚呢。”

“這丞相要退婚怕是大半都因為瑞親王有隱疾,不想把女兒嫁過去。又正好出了這些事,才有了借口,不然抗旨拒婚的罪可不是鬧著玩的。”

念春宵聽到酒樓裏的人在談笑,說的竟是李煜。知道他這些荒唐事,不禁有些心灰意冷。那隱疾一說恐怕是他為逃避責任故意散播出來的借口。想起那夜,他還信誓旦旦地讓她等他,轉眼的功夫就又是納妾,又是搶人的。果真這人還是不可信的。

“寶妹妹,怎麼不吃了?”杜君浩也聽見了那些人的談話,尤其是瑞親王欺負寧國公府的大小姐一說。這寧國公府的大小姐不正是念春宵——他麵前的寶妹妹?心裏對瑞親王的所作所為很是憤慨,又憐惜長得如花似玉的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