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尾聲(1)(1 / 3)

1960年的春節可沒有前一年那麼熱鬧,好像把糧食供應由三一斤降到二十五斤(後來又降到二十五斤),就把人們臉上的光澤降掉了,笑容也降掉了。天亮走在街上,一陣寒風吹來,他打了個寒戰。街麵上清淨了許多,有幾家小吃店已經關了門,以往較勁的兩家“玉慶源”和“鑫盛魁”的夥計的呐喊聲也單調了許多,這邊喊“油果……”那邊喊:“燒餅……”,在還沒有開門的人民商店門口有十多個人在排隊,天亮過去一問,原來是等著買草紙。

路過一家門口,天亮無意中看了一下門上的對聯,竟然是,上聯:統購統銷就是好,下聯是:農民種地吃不飽。天亮心裏一驚,誰這麼大膽子?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小耳朵”家。天亮知道“小耳朵”不識字,一定是有人借機發泄不滿了。另一家的對聯寫著上聯:過大年獨自光我,下聯是:吃餃子沒皮沒鍋,橫批是:讓我咋過。

廣播裏不知道哪位領導正在作著節約糧食的報告……

從全國情況來看,旱災現象很嚴重,咱省除部分縣外旱災也是嚴重的,個別縣更是嚴重,因此,在糧食供應問題上就帶來了新的問題,我們一些消費糧食的機關,用糧機關,過去在用糧節約方麵雖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浪費現象。糧食是寶中之寶,是關係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速度問題,關係著國家工業化問題。人民解放軍沒有糧吃,吃不好,那就不能很好地保衛國防;

工人吃不好就不能很好地生產我們的日用品,就不能很好地支援農業生產;農民吃不好就不能生產糧食;機關工作人員吃不好,工作上就受到影響;學生們吃不好就完不成學習任務。總之,糧食和每個人的關係都是密切的,過去我們光管用糧,不管糧食來源,這是不對的,要知道我們糧食生產雖然逐年增加,但現在仍有它的局限性,就是在肥料、技術、水利三方麵我們仍然是落後的。肥料上現在仍用土皮、炕土、小糞等等,沒有大量用化學肥料。技術上仍是人力畜力,沒有大量用機器、拖拉機。水利上仍然有百分之八十土地靠天吃飯,不能大量用水利灌溉。從我國來說地大物博,每年都有豐收地區,也有欠收的地方。人常說:雖有豐收之年,也有不收之家,這很符合我國的情況。現在我們實行以豐補欠的方針,正是在統購統銷基礎上來保證全國有合理的糧食吃和平穩的糧食價格,節約糧食正是執行以豐補欠的一方麵……

天亮來到辦公室,看到喜柱正趴在桌子上寫著什麼,便問道:“這麼早?寫什麼呢?”

“胡秘書讓我抄的,說是要給廣播站投稿,講什麼吃飯的能量問題,反正意思是說咱們現在這二十多斤糧食夠咱們保持工作能量的了。”

喜柱隨手遞給天亮那個稿子,天亮隨便看了一眼:“營養學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勞動,不用腦子睡覺時,所需要的基礎熱量成年人是一千四百至一千五百卡熱能。如白天不勞動不費腦子,一般成人有二千四百個熱能就夠了。我們知道像我們的工作每小時消耗熱能是五十個卡,八小時所需要四百個卡熱能,加上基礎數一人一日所需熱能二千八百個熱能。我們吃的玉米麵或“八一麵”每一兩可以產生熱能一百二十二個,十五兩可以產生一千八百三十個熱能,這是主食。副食我們知道,白菜一斤產熱能九十六個,粉條、粉皮一兩均可產一百三十二個熱能,土豆一兩可產四十二個熱能……醬油一兩產二十六個熱能,辣椒、大蒜、鹽都能產一定的熱能,這些熱能加起來,一天副食就給我們每個人九百七十多個熱能,再和主食加起來就能達到三千多個熱能,所以說二十九斤從熱能上講是夠吃的……”

天亮懶得看下去,填飽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每個人的定量夠吃了,那麼家裏人呢?醫院除了沒有結婚的,很多人都是需要養活老婆孩子的,哪能自己吃飽就行了?

喜柱說:“以後咱們食堂恐怕吃幹糧的時候不多了,我和情況研究出一個好方法讓大家盡量吃飽,就是把每人定量的玉米麵做成讓每人吃上兩碗飯後剩下的麵一起放在鍋裏加菜煮一下,成一鍋麵湯,飯量大的人就可以多吃,吃飽。”

“我倒覺得你既然在食堂幹了一段時間,應該在食堂衛生方麵寫點東西,宣傳一下搞好食堂衛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