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校書郎(1 / 2)

考中進士的我興奮異常。從十五歲,我知道有進士科目開始,到現在又是將近十五年,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心願。激動的淚水順頰長流。那一路,我幾乎是沒有任何感覺地走回到旅店。我不知道路上的人怎麼看眼前這個瘦得跟竹竿一樣的年輕人激動的雙目,踉蹌的步伐。我隻顧著自己的興奮,絲毫沒有顧及到周圍的一切。

和我一起來的侯生就沒有這樣幸運了。看到他失神的眼睛,我的熱情一下子冷卻了下來。心中驀然湧起了一種傷感。第二天,他就走了,離開了這個叫他傷心的城市。在此後的歲月中,我隻見過他一次。我想一想,沒錯,連皮帶尾已經是二十三年以後了。長慶元年(821)的時候,我被任命為主客郎中,有一個故人前來道賀。我剛開始並沒有認出他來,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但他的濃黑的眉毛,和方臉盤勾起了我的記憶。他老了很多,也呆滯了很多。他的功名似乎就在那一年停滯了,後來考了好幾次,仍然是落第。生活也沒有什麼著落,真叫人感慨不已。

這些都是傷心的事情,不說也罷。我來給你們說一說進士的曲江宴會吧。這可是春闈開張之後的大事,也是長安城一年一度的盛會。

在此之前,考中的舉子們一起到主考官那裏拜謝,感謝他的提拔和慧眼。此後再見過皇帝和宰相,就可以舉辦私人方麵的活動了。

每年的曲江宴會之類的活動,都專門有人操辦,不用進士們費一點心思。宴會歡慶的這幾天,對長安城來說,就是一次盛大的歡快的集會。長安城中的百姓都來到曲江坊這一帶,來觀看進士們的風采以及異彩紛呈的歌舞酒會。所謂的曲江宴會,其實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雁塔題名,進士們魚貫而入,拾級而上,等到慈恩寺中的大雁塔上,留下自己的詩句。我當年留下的詩句是:“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接著來到慈恩塔東麵的杏園,舉行杏園探花。來到杏園的不僅有新晉的進士,還有主考官和一些有名的文人、官員。大家集體推舉兩名年齡最小的進士,作為探花郎,騎著跨馬,到長安城的各個名園之中,采摘最名貴的花朵。若是能夠完成任務,就算過關,若是不能,就要被罰。因為都是讀書人,宴會上,大家還要斯文一些。吟詩聯句,或者揮毫書畫,都逞一時之才能,盡一時之雅興。

探花宴會結束以後,就是曲江宴。這裏士庶皆有,人聲鼎沸。又有歌伎舞班,絲管悠揚,羅裾飄飄。熱鬧的情形,真是我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我在這個宴會上,還結識了一個妓女叫做阿阮。她的麵貌已經記不太清晰了,可是婉轉的歌喉至今好像還在耳邊繚繞。

所有的宴會結束以後,我就回到洛陽去看母親。我的十幾年的苦讀,十幾年的辛勞,現在終於能夠振作家門,母親聽了以後,滿眼是淚,聲音哽咽。我知道她是因為高興,自從父親大去之後,家中很久都沒有這樣叫人激動的喜事了。我的弟弟白行簡也滿麵笑容,說:“我再過幾年也要像哥哥一樣,名登金榜,雁塔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