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前往宣城拜謝了舉薦我的崔刺史,九月回到符離,十一月,我的外祖母仙逝。因為這個緣故,我守孝之後,才在貞元十八年(802)十一月,來到長安城參加了吏部的考試。考試很順利,通過之後,我就被任職為秘書省校書郎。
三年的校書郎生涯,是我一生最閑散的時候。這一年我租住在常樂裏前宰相關播的亭園,這裏地理位置優越,西邊緊鄰唐代長安的東市,屬於熱鬧之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那樣的閑散,三十天才上兩次班,根本不用生活得那麽匆匆忙忙。上班的時候有專門的交通工具——一匹馬。還有專門的兩個仆夫伺候,每月的工資雖然不算太高,但是一個人生活還算富富有餘,有時候還能稍微有些零餘。因為基本上不上班,所以我每天都睡到太陽老高了才起床。雖然沒有房子,隻是租來的四五閑“茅屋”,但是窗外有竹,門前有酒。閑暇時和幾個朋友飲酒談笑,吟誦詩歌。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天上神仙!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結識了元稹。他可真是一個漂亮的年輕人!濃眉大眼,鼻梁高聳,前額寬闊,嘴角方直。看著他神采奕奕的樣子,我真為自己的竹竿身材慚愧。他是元魏皇室的後裔,從小父親就死了,一直在舅舅家生活。幾個舅舅對他百般疼愛,給了他缺失的父愛。他自幼聰明,讀書用功。他比我小七歲,卻一起進了秘書省做校書郎。
對了,還有李紳,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他長相還不錯,才華橫溢,個頭不高,但是很精幹。我們都叫他“短李”。他的脾氣還算不錯,不氣也不惱,嗬嗬一笑平,算是回應。後來大家更熟悉了,他也就更不計較了。還有元宗簡,他你們是認識的,因為他排行第八,我們就叫他“元八”,還有辛丘度,你們沒有見過他,他這個人很忠厚,中厚到有一些迂腐。所以我們都叫他“迂辛”。多少年過去了,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他的胖胖的圓臉,還有憨厚的表情。
我們這些人,工作量太少,休閑的時間太多。所以,總是聚在一起,在長安城裏的寺院園林,亭台樓館,四處遊玩,吟詩聯句,鬥酒猜拳,忙的不亦樂乎!就在這些玩笑中,元稹、李紳和我的關係越走越近。彼此感覺到很是投緣,我們都喜歡作詩,互相在一起的話題也總是圍繞著詩歌,彼此爭論的也是詩歌怎麼做,韻律怎麼押。這種討論和實驗,也為我們以後的詩歌改革,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