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人性,與善惡無關,在一切健全的教育中,與周圍的世界密切相關。其實世界很簡單,隻是在與人性的激烈碰撞中變得很複雜。

其實人性也很簡單,隻是在利益分配的處理上變得很複雜。

桌子上有一堆誘人的水果,人們會在意這堆水果有多少種類,但更在意分到自己手裏的有多少;企業裏有一攤子事,人們會在意這攤子事有多少,但更在意自己幹了多少。

人性潛藏著大智慧,因為周圍世界的關係,過分關注得失,最後將潛藏著的大智慧變成了小聰明。由此,人性開始演變為充滿劣根性的東西。

人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其實很簡單,由於利益分配變得複雜,才有了人性本惡;由於能夠將複雜變回原來的簡單,才有了人性本善。人性其實很簡單,在惡的軌跡上走一遍,旋即在善的道路上走一遭,便點綴上了人性的劣跡與光輝。

人性,每天都被各種複雜的環境左右著、操控著。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我們利用它幾乎可以做到一切,比如可以準確地登上月球,可以超遠距離發射火星車去觀察火星,卻無法知道下一刻會擁有怎樣的心情。

說到底,科技掌控的是客觀,是理性;而人,卻是主觀的感性的動物。而主觀與感性,雖然很難捉摸與掌控,但卻能夠適當為之。人性也一樣!

有時候,一個人可以一眼望到底,並不是因為他太過簡單,不夠深刻,而是因為他太過純淨。一個人,有至純的靈魂,原本就是一種撼人心魄的深刻。這樣的簡單,讓人敬仰。

人性,說到最後,簡單得隻有善惡兩個字,但由於有了世俗的浮沉,由於有了世俗的冷暖,簡單的過程才變得跌宕起伏,紛繁複雜。

其實,人性無所謂善惡,就好比一把手槍一樣,好好利用它,它是維護自身安全的工具;不不好利用,它就會變成殺人利器。

聖人、偉人、凡人,有什麼不同?

剝下外層的一層紗,每個人都是相似的肉身,隻不過——愈是身經百戰,愈是遊刃有餘;愈是曆盡滄桑,愈是大徹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