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很多小事情都由維多利亞親自處理。卡內基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其他的事情了。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時,隻有兩個人能夠理解,而其他的科學家都以“荒謬”來評價。愛因斯坦的成功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他很鬱悶。
這天,他看到幾個孩子在玩紅磚頭磨成粉的遊戲,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塊磚頭磨成粉。
於是幾個孩子便聚集在一起相伴著磨。磨著磨著,其中一個孩子覺得不對,“我們這是幹嗎呢,這又幹渴又勞累的,費勁磨它幹嗎?”
大家都覺得他說得不錯。於是孩子們都停下來了,隻剩下一個孩子還在堅持著。
盡管大夥都在嘲笑他,但他依舊堅持不停地磨,過了很長時間,它終於把一塊磚頭磨完了。
這時,幾個孩子都不再嘲笑他了。
愛因斯坦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他實現了最初的目的呢?
原來這個孩子是個聾子。他當時隻看到所有人都開始行動,但當大家議論的時候他沒聽見,所以他以為大家都在磨,他就一個人在那兒不停地磨,最後隻有他一個人成功了。
這個孩子聽不見他們的議論和嘲笑,也就是說,他沒有被群體的意見所左右。然而,假設這個孩子不是聾子,聽到別人的議論他還會冒著幹渴和勞累繼續磨嗎?在別人的嘲笑聲裏他還能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目標嗎?
愛因斯坦堅持自己的相對論,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被別人所左右。作為一個具有正常思維的人,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然不會漠然無視。海德曾經說過:“我們謹言慎行就是不願意授人以柄。”
人際交往中,別人的議論、說道、觀點、態度等,都會對自己的心情和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以賽場上的拉拉隊為例,拉拉隊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成績,至少也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士氣。別人的意見往往也是自己行為的鏡子,潛意識裏,我們習慣在別人的目光中校對著自己的人生坐標。
然而,人生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別人的意見、態度最多隻是旁觀者。賽場上的記分牌隻寫著參賽者的名字,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競賽的計分板上。因此,當我們認準了目標,並決心要將目標付諸現實之時,就不能太在意旁人的說法和看法。若是習慣被別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動,缺乏主見,可能永遠都是一事無成。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入主白宮之後,對著林肯的畫像,說:
一個人隻有在找到自我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到這個世界上來、要做些事、以後又要到什麼地方去等這類問題。
這句話激勵著羅斯福,讓他在麵對美國經濟危機時,沒有慌亂,走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路子,這幫助美國走出嚴重的經濟危機,成為美國最優秀的總統之一。
綜觀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做人有主見,處事敢決斷。
有主見,需要建立在對客觀事物正確的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之上。有高度的人的主見才會是真知灼見,堅持正確的主見才會取得被社會認可的成功。
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你必須先是個不盲從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