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小動物住得舒服,他每天都會把小動物住的籠子清理得幹幹淨淨,以往那裏一片髒亂,散發出騷氣的情況消失了。
結果呢?
麵對幹淨的居住環境,小動物一點也不領他的情,在幹淨舒適的環境裏,動物們開動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厭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
原來,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有的喜歡聞渾濁的騷氣,有的看到自己的糞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
得不償失,何必呢?
人性本善,人性對順著自己的事物不會產生戒備,但對與人性相衝突的部分,會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感,甚至是強烈的毀滅欲望,這是人性的一大缺陷。
在人際溝通中,要避免這種人性缺陷。
一麵光滑如水的鏡子,在高倍放大鏡下,也會顯出凹凸不平;肉眼看上去很幹淨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周身都是可怕的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每天都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學習,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而如果再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毛病,恐怕對方要株連九族了。
哲學家尼采說:
走在大街上,聽到背後傳來罵聲,我連頭都不回,因為我根本不想知道是誰在罵,是在罵誰。人生如此短暫和寶貴,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為這種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費時間呢?
尼采的心胸是常人無法比擬的,知道該幹什麼和不該幹什麼,知道什麼事情應該認真,什麼事情可以不屑一顧。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需要麵對和解決人性的缺陷。
人際溝通中,不會出現任何情況都讓人滿意,這時,要遵循求大同存小異的心態,這樣才能左右逢源;相反,如果凡事明察秋毫,眼裏容不下半點沙子,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恐怕對方也會躲自己遠遠的。
有一對新婚夫妻,整天都會為一些小事爭吵,爭吵的結果是兩個人感情越來越淡,婚姻麵臨著解體的危險。
後來,他們為了挽回自己處於危機的婚姻,相約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感覺就繼續生活,否則就友好分手。
他們選擇鄉村之旅。在雲南的一個村口,他們看到一個老人用一個籮筐篩選豆子,把豆子倒在上麵,小的豆子會掉下去,大的豆子會留在上麵,做豆種。
這對夫妻問:掉到下麵去的一些豆子也可以做豆種的。
這位老人說:不用分得那麼細,現在是農忙時節,我每天要篩選三百斤豆種,如果太較真兒的話,恐怕我一天連十斤豆子都選不出來。
這對年輕的夫妻瞬間明白了,生活應該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諒解,凡事太較真兒,結局隻能是孤家寡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何必較真兒呢?
溝通交際中,我們需要明確有些事情不需要太較真兒,隻需敷衍了事,就能騰出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認真地去做該做的事,我們成功的機會和希望就會大大增加。與此同時,由於我們變得寬宏大量,人們就會樂於同我們交往,我們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事業的成功伴隨著社交的成功,應該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