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對順著自己的事物不會產生戒備,但對與人性相衝突的部分,會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感,甚至是強烈的毀滅欲望,這是人性的一大缺陷。
◎走在大街上,聽到背後傳來罵聲,我連頭都不回,因為我根本不想知道是誰在罵,是在罵誰。
◎溝通交際中,我們需要明確有些事情不需要太較真兒,隻需敷衍了事,就能騰出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認真地去做該做的事,我們成功的機會和希望就會大大增加。
大家對於喜歡較真兒的人怎麼看?
我說個例子:
一個朋友,擅長寫一些青春愛情類的催淚文章,博客上聚集著一批粉絲。
這天,他在淘寶網站購買了一個掛墜之類的小物品。交易完成後,要給個評價。朋友覺得整體交易沒什麼亮點,不好也不壞,於是他就給了店主一個中評,因為他覺得好評必須是自己感到特開心特滿足的情況下才能給。
很不幸,這個中評惹怒了店主,店主順理成章地抓狂了。先與他通過旺旺聯係,隨後是短信,緊接著是電話。
店主的意思是你既然沒什麼不滿意的,就是好評,為什麼要給中評呢?要求對評價進行修改。朋友的意思是我也不是特滿意,那就應該不好不壞給中評。
兩個人都是較真兒的話,為此進行了五六次的爭論。結果,兩人就僵持了,然後發展為店主開始恐嚇、責備,我的朋友怒了,徹底地怒了,覺得自己站在真理一邊。
於是就在博客上將這件事捅了出去,並將這家小店的鏈接地址掛在博客上。
這引起了那堆粉絲的圍觀,轉而將憤怒的矛頭指向了那家小店。幾天之後,那家小店的評價上多了十幾個惡評。
我想他的網店是很難再進行下去了。
先不管中評好評,就這個較真兒的勁兒,就不應該。在淘寶上,根據常規意義,不好不壞確實應該就是中評。
一個網店,有幾個中評不會影響生意,但多了十幾個惡評,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何必較真兒呢?
再來說一個笑話,如果你聽過的話,千萬不要較真兒啊。
在一個王國裏麵,國王為了刺激畜牧業的發展,在全國範圍內頒布一道命令:一個村落如每人食用牛或者羊肉一碗,就可免一年的賦稅。
大家聽了很高興,除了一個叫香火村的村民,因為那裏住著一個小和尚。
很多村民都在勸說和尚,你就吃次肉吧,你吃了我們幾百口人一年的賦稅就可以免了,那可是一大筆錢,出家人以慈悲為善,就吃一次吧,又不會死人。
小和尚不吃,大夥兒又說,你吃一口,我們拿一部分錢給你修個廟,這樣你可以發展更多的信徒。小和尚還是不吃。
結果,憤怒的村民把小和尚趕出了村子。
小和尚非常不解,找老和尚說理,老和尚說:何必較真兒呢?一碗肉而已。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生活中,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兒,認死理。
在四川一家動物園,一位飼養員特別愛幹淨,對動物也特別有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