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唐招提寺,不能不提到奈良公園中的東大寺,東大寺的建造早於唐招提寺,是奈良最重要的古跡,被稱為日本的國寶。符女士一行也來此瞻仰。寺院正門的南大門分上下兩層,底層有16根長約12米、直徑1米的巨大木柱,頂部呈磚灰色,整個樓門掩映於蒼鬆翠柏之間,高聳巍峨,引人入勝。寺內的金堂大佛殿東西長57米,南北長50米,總麵積2850平方米,高4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幾乎與巴黎聖母院一樣大。殿內供奉的金銅佛像——奈良大佛,僅次於中國西藏紮什倫布寺的未來佛,為世界第二大銅佛。佛祖端坐銅蓮座上,左手放在膝上,右手舉在胸前,目光炯炯,大慈大悲呀!大殿東麵的大鍾樓是仿照中國天竺式樣建造的,樓內的鍾稱為梵鍾,是日本最古老的鍾,被視為國寶。
在日本,符女士等一直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情,想去看望一下廣島、長崎,那是兩處想見到、又不願意見到、又一定要去見一見的地方。日本主人深知符女士的心情,其實這不僅僅是符女士的心情,而且是千千萬萬中國人和日本人,以至全世界人的心情。啊!那兩個曾經飽受原子彈浩劫的地方,現在怎樣了呢?廣島和長崎的年輕人,你們現在還好吧!主人盡可能地滿足了符女士的要求,於是一行人專程趕到了廣島。
廣島地處本州的西南部。1945年8月6日淩晨,一架美國B—29轟炸機飛臨廣島上空,投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顆原子彈,頓時煙霧彌漫,血肉橫飛,全市24萬人口中有7.8萬人當場死亡,傷者無數,大部分建築物被毀,全市成為一片廢墟。時隔60多年,幸存的廣島居民都已老邁了,年輕人也早已從惡夢中甦醒,他們揮淚擺脫身上殘存的血跡,投入恢複和重建的行列。每年的8月6日8時15分,行人止步,電車止行,全市居民在一片凝靜中默哀悼念死難者。他們開辟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符女士一行邁著沉重的腳步進入公園,看到公園裏的慰靈碑上寫著:“安息吧!不會重複過去的錯誤!”慰靈碑後是終年不息的長明燈。“不會重複過去的錯誤”,這句話是對著誰說的呢?這裏的紀念館館長,也是一位原子彈的受害者說:“這當然是指日本國民”。其實,日本國民是無罪的,有罪的是那些愚弄國民、欺騙國民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
隨後一行人又專程來到了地處九州島的長崎。長崎是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的第三天,即1945年8月9日上午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的,這個23萬人口的城市也頓時被毀,死亡、失蹤10餘萬人。長崎也有和平紀念公園,符女士仔細觀看了公園裏的兩尊紀念雕像:一尊是北村西望創作的“和平祈願像”,這位似乎是一位受害者的雕像閉目靜坐,右手上舉,食指指天,意為原子彈是由這裏落下的;左手平伸,手掌向下,表示希望天下太平,萬事和諧。另一尊是中國人民1985年贈送的漢白玉“和平少女像”,背後雕刻著由胡耀邦題寫的“和平”兩個大字。為了悼念受害者,長崎市在公園裏建立了祈求和平的“和平之泉”,噴出的泉水時時變換水形,象征著和平鴿飛翔的翅膀。符女士等在紀念碑前貯立良久,思潮洶湧,不能自已。“報應呀!報應呀!”符女士自言自語地說:“佛言如椽,鐵證如山。過去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時的人是否都已經真正醒悟了呢!很難說。難道真要到那萬劫不複的境地、世界末日到來的時候才罷休嗎!”符女士想到這裏真有點不寒而栗。
長崎早在明清時代就和中國有頻繁的交往,長崎和中國離得比較近,人們形容長崎與中國“雞犬之聲相聞”,長崎有唐人屋、唐寺,中國菜館遍地皆是。符女士等特意去瞻仰了一所孔子廟。長崎孔子廟1893年由當地華人興建,是純粹的中國式建築,1945年在原子彈爆炸中也遭到破壞,上世紀六十年代又重新修整。進入孔廟,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儀門,門前有一對石獅相互對視。儀門前的功德碑上書寫著“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頌詞。院內有孔子的學生72賢人等身大的大理石雕像。大成殿裏的祭器都是仿照孔子家鄉曲阜孔廟中的樣式製作的。每年孔子誕辰,都有祭祀儀式。廟內還有一所中國文物博物館,陳列著大量的中國國寶級文物,這個博物館現在由華僑管理,是長崎的百景之一。聽說在長崎的外國人中,有一半是中國人。符女士見此情景,莞爾笑曰:如果是茹先生到此,不知會有何感覺!
符女士這次訪問日本,雖然時間短暫,所到所見也隻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但畢竟是親眼看到了一些,增加了許多感性知識,不虛此行。現在就要回國了,忽然有一種“相見時難別亦難”的心情,似乎剛到這裏卻又要分手了。符女士雖說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臨行前竟也有一點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