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美好心靈(2 / 3)

茹先生說:“你們說的都對,也都不對。你們都挑對方與自己不同的地方,用這個標尺來判斷誰美誰不美,就都會覺得自己的美,別人的不美。但如果把我們之間相同的地方拿出來審視一下,就會覺得你所說的美正是我所說的美,我認為的美也是就是你認為的美。我們認為的美,其實有很多地方是相同或相通的。”

大家應聲而曰:“說的是。我們成天價吵吵嚷嚷,都是吵彼此不同的地方,厚己薄彼,而對我們之間的許多共同點卻視而不見,這究竟是沒有認識到呢,還是一種認識上的偏見?能認識到自己與對方相同或者相通的地方,這就是一種美。”

戴先生說:“美就其形態來說,有很多種,如人們常說的什麼心靈美呀!物質美呀!藝術美呀!等等,但最重要的還是心靈美,心靈美是一切美的基礎,沒有心靈美,其他一切的美都免談。在尊重自己存在價值的同時,要尊重對方的存在價值;在肯定自己教義的同時,要承認對方的教義;在信任自己教徒虔誠的同時,也要信任對方教徒對自己宗教的虔誠。這就是說,在承認自己主觀存在的同時,也要承認對方的客觀存在,這是人類最美好的道德品質,這就是心靈美。”

茹先生說:“說的是。不能有你無我,有我無你呀!難道隻有你的學說、教義美,別家的學說、教義就不美嗎?那人家的學說、教義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信仰呢!不能風景這邊獨好,兩好才能並一好呀!孤家寡人,隻能顧影自憐,無邊落木,寂寞嫦娥,高處不勝寒。”

眾人聞言,一致認為戴先生、茹先生的話言之有理,難以反駁。

“不過”,茹先生接著話鋒一轉,說:“各學派,各宗教尊重別的學說、別的宗教,並不是叫你放棄自己的信仰轉而信仰別的宗教、學說,而是為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學說、教義益臻完美,這對自己的宗教學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什麼叫借鑒,這就是借鑒。”

符女士說:“所以說,不要以為自己的學說、教義已經非常完美,完整無缺了,任何學說、宗教都是在不斷改革、修正中完備的,我們各個宗教要互相學習,不互相排斥;互相借鑒,不互相攻擊;互相肯定,不互相否定;在互相學習、幫助、交流中求發展。否定對方的存在,拚個你死我活,結果適得其反,你不好過,我也好過不了。”

計先生說:“一說到美,人們總是想到完美,其實世界上完美是沒有的。金無足赤,人無完美,美隻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你對美的期望值愈高,你的失望就愈大,所以說對美的要求也要實事求是,不能有什麼奢望,追求完美,實際是達不到的。”

學生小史問:“為什麼說心靈美是一切美的基礎呢?”

戴先生說:“這是因為真正的美德發自內心而不在外表。美或者醜,都是一種自然現象,內心的外在化,裝是裝不出來的。西施是天生麗質,並不是靠化妝,東施效顰,總歸難掩其醜陋的真相。”

“為什麼叫‘四不像’呀,因為這種動物的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無以名之,就名之‘四不像’。”戴先生繼續解釋。

尹先生說:“其實‘四不像’就是‘麋鹿’,是一種動物,他自己有自己的長相,為什麼非得要跟別的動物長得一樣呀!”

計先生說:“啊,你說得太對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能長得一模一樣,而是各有差異,差異就是個性,就是特性,‘四不像’有它自己的特點,有它自己的美,它並不見得比鹿、馬、驢、牛醜呀!”

符女士說:“美不是自封的,而是別人對你的一種認可,客觀存在,抹殺不了。”說到這裏,戴先生不禁喟然歎了一聲說:唉!是呀,可現在世界上自封美的不少。我是民主國家,你不民主;我們講人權,你們不講人權;我們搞法治,你們搞專製;我們的人自由,你們老百姓不自由。凡此等等,都顯示我比你美,大家都來向我看齊呀!

但是再仔細一看,為什麼你的監牢裏還人滿為患呀?為什麼你在許多別的國家還長期駐軍呀?為什麼你總在別的國家搞暗殺呀?為什麼你還在大力發展核武器卻不讓別的國家發展核武器呀?你這麼強大的國家,還怕一個小國來攻擊你呀?為什麼你的軍艦還四出巡弋、耀武揚威呀?為什麼你還會出現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有損人民的生活呀?為什麼你們搞選舉要花那麼多錢呀?為什麼你們在搞競選時總是互相攻訐,互相揭短,甚至賄賂通行、製造事端呀?你們自己的問題也還不少,卻在自己臉上貼金,你懂得什麼是美和醜嗎?

“其實,這些自鳴美的人的真相已經逐漸被揭露。有一位西方人阿桑奇就在維基揭秘網上公開了西方的一些秘密檔案,使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大為光火。連一些住在自己後院的人也都不賣帳,憑什麼你自己一套,對人一套,雙重標準,使那些自我標榜美的人不得不皺起眉頭,疲於應對,千方百計欲消滅之而後快。一位西方國家的副總統竟然稱阿桑奇為‘高科技恐怖分子’。那是不是想把他置於死地呀!阿桑奇深感自己的生命沒有保障。”

茹先生說:“看來自封美不是真美,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靠不住,美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計先生說:“一些人總是不美裝美,有些新潮女士,穿著講究短、少、透,以吸引人們的眼球;有的女士做美容、豐乳,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美。這是人工美、藝術美、外表美。但外表是美了,內心是不是也美呢?這很難說,隻能從她的所作所為中看出個究竟了。不是有所謂蛇蠍女郎嗎?她的外表很美,而內心卻非常狠毒。古今中外都有所謂的美人計,用美色來誘惑對方,男人十有八九入穀。據說中國的許多貪官汙吏,大多與美色有關,外麵有情婦、二奶、第三者,結果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在日常生活中,你在自己的臉上塗點脂,抹點粉,修飾一下,這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粉抹得太厚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來,不能達到美的效果。而如果粉抹得很厚,卻盡做壞事,就變成厚顏無恥,被人不齒,哪裏還談得上美,簡直是醜不可聞了。”

茹先生說:“心靈美的人外表也可能很美,但決不能把心靈美與外表美劃等號。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鬥量。孔子也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有大才幹的人不一定都是美男、美女,有的人還可能長得很醜。”

戴先生說:“《莊子》中講到,幾個人到一家旅店去住宿,這個旅店老板有一個小妾,長得很美,但老板卻不去誇那個小妾的美,而是表揚他老婆的美。莊子喟然歎道:一個小店老板尚且知道內在的美,難道我們讀書人卻不懂得這一點嗎!”

尹先生說:“外表美是可以用錢買得到的,而心靈美則是無價的。有的人外表非常美,但一問三不知,繡花枕頭,銀樣獵槍頭,見不得人,這怎麼能說是美呢!”

計先生說:“外表美比之心靈美更容易被人接受,這是因為外表美讓人看得見,達到一時的視覺享受,而心靈美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誰知道你心靈美呢?所以,看一個人是不是美,不是一見鍾情,而是一個長期觀察的過程。有的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向和睦,和和美美,大家都很羨慕,誰知他們的心裏卻各懷鬼胎,都在窺視老人的遺產,一旦老人去世,遺產分配不公,糾紛立即顯示出來,甚至上法庭,打官司,兄弟姐妹情份立刻化為烏有。老人的屍骨未寒,而這個家庭已經分崩離析,心靈美不美於此可見。所以說外表美是短期的、暫時的,而心靈美則是長期的,永恒的。”

茹先生說:“中國曆來對男女關係用‘郞才女貌’、‘才子佳人’這樣的詞來形容。”“外國亦為此。”計先生立即插了一句。茹先生接著說:“好像對男的注重才能、才華,而女的則主要是看美貌、豔麗。中國古時候還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一結婚,她的任務就是相夫教子,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而女人總不能有幾個丈夫吧!妻子死了,男子可以再娶,而如果丈夫死了,女人如果再嫁,往往被人說三道四,寡婦門前是非多,最好你守節,終生不婚。有的婦女因為久婚不育,也不知道究竟是女方的問題還是男方的問題,男方都可以此為借口而續娶。從現代的觀點看,這都是男女不平等的充分表現。女人在社會上是沒的地位的,隻不過是一個泄慾的工具而已。”

“但是也有像梁紅玉、花木蘭、秋瑾那樣的女中豪傑,還有許多女強人。”學生小王說。

“但那是極少數。”茹先生繼續說:“男女關係不平等,關鍵還是一個美不美的問題。隻要你長得美,就什麼都行,一美遮百醜,什麼都能有;你長得不美,就什麼都不行,一醜遮百美,什麼都得不到。而女人自己呢?也是這麼個看法,即所謂的女人以悅己者榮,女人總以得到男人的喜愛為光榮,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從屬的地位。”

戴先生補充說:“這種觀點根深蒂固,直到現在,說是要解放婦女,男女平等,女人的地位提高了,但實際上,在骨子裏,還是把女人的美放在第一位,對美女趨之若鶩,而醜婦人則很少有人問津,你說是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