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我問到對北京奧運會如何評價,對當天晚上的閉幕式有何期待時,布朗謙虛而幽默地說:“我很期待今晚的開幕式,但我很擔心倫敦,因為你們的開幕式已經讓四年後我們在倫敦‘壓力山大’,望塵莫及;至於中國運動員的成績,我隻想說,多謝你們的運動員手下留情,沒有把所有的金牌都拿走,多少給我們留了一點。”2008年北京奧運會英國拿到了19枚金牌,但四年後這個數字是29。
在談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為舉辦本屆奧運會所付出的努力時,布朗表示:“中國人民應該為取得的成績,和舉辦出如此成功的盛會感到驕傲,倫敦在籌辦時會從中學習。而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告訴我,如果你不斷地深入到細節中去,你會發現所有的部分都設計精準。今天我參觀了奧運村,運動員對所有細致的安排感激不盡。運動員是奧運會的中心,而中國組織者為他們的登台做出了充分準備,全世界都對此非常關注,可以說是第一次全麵認識了中國,這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經驗。”
那一天的專訪,我從布朗口中聽到的,全都是中國好、中國牛,英國和中國關係很重要之類的溢美之詞。坐在這個西方政治家的對麵,看著他忍著北京極度悶熱的“桑拿天”,誠懇而賣勁地表白,我的心中卻充滿疑惑。
難道這就是小時候我“被教育”的所謂“資本主義的虛偽性”的現實寫照?要不是的話,你幹嗎昨天搶我們的火炬,羞辱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想,今天又轉過臉跑來捧場?要不是的話,為什麼你在國內議會口若懸河把中國罵個狗血淋頭,而坐在北京又會把中國捧得跟朵花兒似的?要不是的話,為什麼一麵強調跟中國的合作,而另一麵還非死抱著對中國的所謂武器禁運不放、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呢?
而反過來,我又不得不承認他們在麵對中國國家電視台記者時,所表現出的真誠。許多西方領導人,當我和他們一對一、麵對麵的時候,他們是真誠的,甚至是可愛的。當法國總統希拉克在愛麗舍宮和我高談闊論李白、杜甫的時候,我相信,他是真的喜歡中國;當默克爾女士在西安深情地描述她和溫家寶總理之間的默契時,我相信,這位德國總理是看重和我們做買賣的;當英國首相布萊爾寧願我坐著輪椅(腿傷骨折),也要點名來央視接受我的專訪時,我相信,那是因為他們真的重視中國這個舞台。
今天的西方世界,到底是個怎樣的世界呢?答案是複雜的。
本質上講,今天的西方和八國聯軍時一樣,是強權的,是趨利的,是勢利的。布朗在我的那次采訪中表示,英國已經同中國方麵簽署了協議,要向中國取經。他還用了一句英國的諺語,來形容英國人對北京奧運乃至中國的態度:“不要害怕對手獲得榮譽,而要互相幫助走向完美。”說實話,我不太相信。
無論從對中國的武器出口限製,不願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還是對中國產品的製裁、雙反、征稅(從早些年的打火機、襪子、鞋到最近的光伏產品)等等,西方國家是害怕中國的,不光擔心崛起後的“中國威脅”,也害怕“中國製造”遍布全世界搶了自己的飯碗。當年中國進入世貿組織的時候,他們逼著我們做出了很多讓步,開放金融、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讓中國人並不感冒的英國紅茶和法國奶酪,擺上北京、上海的貨架,可當中國的衣服鞋子和太陽能帆板占據他們的市場時,他們便毫不猶豫地搬出各種法律條款對你下死手。有什麼辦法?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強權的西方國家製定的遊戲規則和由他們掌握的話語空間的世界中。
然而,西方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又是多變靈活的。今天的西方已經完全接受了美國式的實用主義。為了利益,別說對你笑,說你愛聽的,就是叫你聲“爺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德國的默克爾總理在奧運會前後,算得上是個反華的“急先鋒”,她不僅見了達賴,還毅然缺席了北京奧運會。但此一時彼一時,2008年之後,西方國家陷入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漩渦中。英國《金融時報》就曾評論道,在美國和歐洲許多地區的需求疲軟的情況下,許多德國製造商認為,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能夠奇跡般的艱難複蘇,要歸功於與中國貿易的推動。2009年,中德雙邊貿易額仍達到1057.3億美元,占中國和歐盟貿易的四分之一。德國對華出口額則達到558億美元,成為德國外貿的一大亮點。
2010年7月15日,默克爾“摒棄前嫌”,帶領一半的內閣成員、25家德國企業巨頭,以及眾多國會議員,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當時許多媒體普遍認為,此次訪問表明,經濟合作將再度成為中德交往的主軸,更有評論把此次訪問看作是默克爾對華政策的默默轉身。因為傻子也會算賬。當四天後默克爾離開西安時,在她的口袋裏帶走了十項協議,以及40多億美元的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