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有一些媒體記者,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官方記者去過朝鮮,但多數都是跟著領導人去朝鮮訪問時的隨行采訪,被嚴格限製在官方活動範圍之內,不可越雷池半步,朝鮮的外交人員會嚴密監視在左右,連飯店大門都不能隨便出,無法了解朝鮮的真實情況。所以我還是對此次朝鮮之行充滿期待,隻要讓我們去,什麼條件都答應。
朝鮮方麵為每一家媒體配備了一位接待官員,有點像伊拉克監管記者的“陪同”。接待我們央視的是外務省一位姓金的官員,像絕大多數朝鮮人一樣,他的衣服上別著兩個像章,一個是“慈父領袖”金日成的像章,還有一個是朝鮮的國旗。也像多數朝鮮人一樣,金先生身形消瘦,身上沒有任何贅肉。其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中國人也是這個樣子,年景不好,沒什麼油水,能吃飽就不錯了。
見了麵,金先生就對我們約法三章說:“我負責接待你們中國記者,你們在這裏的一切行動聽我指揮。你們想拍什麼一定要先讓我知道,我來申請。如果申請得到批準,我陪著你們去拍。否則,一律不行。”我們當然是誠惶誠恐地答應下來。
有個很有趣的細節,我們按照國際上的習慣,見到他之後打招呼說:“金先生你好。”他說:“別別別,對於中國的同誌來講,我們最好還是以同誌相稱。”這以後好幾次,我們脫口而出叫他金先生的時候,他都會糾正我們:“不對,我是金同誌。”我們就趕緊改口:“哦,金同誌金同誌。”
第二天,我們老老實實等到中午,終於接到通知,下午一點鍾,統一上車去寧邊。
出發前我們每人拿到了一個坐車的名單,很有意思,兩輛考斯特類型的麵包車,中俄朝三路記者上一號車,美日韓三家上二號車,我跟同事說:“你瞧瞧,有點板門店談判的意思。”
一點半左右,我們從飯店出發,在平壤市區大街上穿行而過,一路出城,駛往寧邊——平壤以北大概130公裏的一個山區。
平壤是個都市的樣子,類似於社會主義時期的莫斯科,和改革開放前北京的那種都市景象。大同江穿城而過,城裏有不少高樓,有很多是蘇聯時期風格的,馬路很寬闊,兩邊也有許多體育場、公園之類的公共設施。
在平壤市區和近郊都是很好的柏油馬路,但是出了郊區,道路就變成了土路,到寧邊將近一百公裏,路況很差,非常顛簸,暴土揚塵。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朝鮮人居然在道路兩邊,用白石灰畫了兩條綿延幾十公裏的白線,作為馬路的標誌。像我們小時候在學校操場賽跑時畫的那種起跑線,用白石灰軋出來的,似乎是新近畫上去的,也許是朝鮮方麵為了迎接我們這些國際媒體的眼睛,特意畫出這兩條白線,有點畫餅充饑的意思。我們順著白線,開了將近兩個小時,到了寧邊。
寧邊的核研究院是一個大院,裏麵有居民樓、宿舍樓,各種各樣的廠房,還有一些核試驗的廠房。但是我們沒有機會參觀這些,直接被帶到一個小院的一間會議室裏。在那裏,我們見到了朝鮮原子能研究院保障處的處長李英浩,是個典型的朝鮮人,小個子,小眼睛。
他先介紹了一點基本情況,然後說一會兒帶我們去規定地點,拍攝冷卻塔爆破全過程,還特別強調說:“出於安全的考慮,大家不能靠近,我們會安排大家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觀察拍攝。”
三點半左右,所有記者被叫上了車,繞過廠區,來到一個小山坡上。這裏居高臨下,距離廠區的冷卻塔大約一兩公裏。朝鮮方麵在那兒臨時用鐵鍬培土,堆了一個三層的土台,並用繩子把土台圍起來。土台的最上一層還專門搭了個帳篷,裏麵放了個長條桌子,上麵擱了一些同聲傳譯的耳機、望遠鏡,以及幾把扇子和一些礦泉水。看得出,朝鮮方麵在有限的條件下,安排得還是很周到。
桌子後麵,坐著七八位裝扮像是遊客模樣的人,T恤寬短褲,脖子上還掛著相機。他們是美國官方的觀察人員,其中一個是美國國務院負責朝鮮事務的官員,叫金成,是個韓國裔的美國人。其餘那幾位遊客模樣的人,據說是爆破方麵和原子能領域的美國專家。
在土坡上,我遇到了老朋友,CNN的國際戰地記者克裏斯蒂安·阿曼坡,她是伊朗裔的美國人,1995年我跟她在波黑薩拉熱窩采訪中相識,在伊拉克又曾經幾次並肩作戰,非常熟。一見麵我們就打開了話匣子,我甚至還拿起話筒,請她談了談感想。這就是記者間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吧。
站在山坡上遙望下去,寧邊冷卻塔孤零零聳立在那裏,看上去頗有些蒼涼的感覺。冷卻塔直徑十來米,高大約三十米,兩頭粗中間細,樣子像個巨大的煙囪。快到四點的時候,李英浩處長宣布:大家現在準備,可以開始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