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1 / 3)

“可院裏邊這些人,你說誰行啊?”方振文不無委屈地說,“你二姐也行,可又不問世事了,每天清燈黃卷,燒香念佛,已經斷了塵緣。你呢?當然行,後麵又有人撐腰,可你又跑藝術研究所避風養老去了。這邊兒院裏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你們說還有誰行?”

“您呢?”馮笑梅忽然想起耿若漁讓她和馮慕良聯名推薦的話,就有意考察一下方振文。

“我?”方振文的眼睛瞪得溜溜圓,“我說小師妹,你可別拿你師哥我開涮哪!我可有心髒病。”

“誰拿你開涮哪!”馮笑梅說,“人家可是跟你說真格的呢!”

“振文大哥,笑梅說的是真話,她不是和您開玩笑。”馮慕良一旁解釋說。

“嗯?”方振文的眉頭擰出個大疙瘩,“我怎麼越聽越覺著不對勁兒呢?莫非說你們哥倆又要回院裏來工作?——眼前先跟師哥我唱一出微服私訪?對不對?”他這樣說完,把雙手背在身後,然後用眼睛緊盯住馮笑梅的眼睛,圍著馮笑梅來回踱了半個圓圈兒,這一連串兒的動作完全是舞台化 了的,讓馮笑梅和馮慕良都不免忍俊不禁。

“嗯,好!”方振文搖頭晃腦地說,“看來我的判斷不錯,你兄妹二人印堂發亮,滿麵紫微之光,正乃交了官運之相。那麼,如果你們回院裏來重整旗鼓,需要你師哥我馬前效力的話,你師哥我絕無二話,一定會披肝瀝膽、鞠躬盡瘁、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後邊的“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又使用了舞台上的韻白。

馮笑梅與馮慕良聽了方振文這番話,對視 了一下,會心地笑了。

馮笑梅在方振文的幫助下,很快弄清了京劇院在編人員的現狀,結論是:這些人目前雖為皒口計,多已星流雲散,改行經商,京劇院現在已是一盤散沙,但隻要把京劇藝術節大旗一打,很快就可重新組織起來。當然,陣容不可能如過去那麼強了,但方振文說不怕,到時候他有好主意,解決人手不是問題。

馮笑梅心裏便有了底,不禁喜笑顏開。提到排練場地問題時,馮慕良與方振文認為永樂戲院舞台多年失修,要搞藝術節演出,肯定需要馬上動手維修,那麼,在此期間就需要找個臨時排練場所。

方振文就想到馮家茶館後院。

大家都說這想法好,可誰去出麵與馮夢梅談這件事呢?

最後商定馮笑梅先回避,由馮慕良與方振文出麵去說。

結果,沒費多少唇舌,馮夢梅就答應了。

這一切,讓馮笑梅感到挺順利,下班時就去商場買了些好吃的東西,捎回家打算把晚飯搞得稍微豐盛些。

馮笑梅正在廚房忙活著時,耿小卉回來了,剛進門就喊:“我回來了!”然後打開冰箱拿了一聽飲料,嘭地打開,一邊喝,一邊走到廚房門口,探著半拉身子,問道:“今天做啥好吃的了?”把馮笑梅當作保姆一樣。

馮笑梅已經習慣了,不再生氣,說:“你最愛吃的三鮮水餃。”說完,回過頭又問了一句:“今天咋回來的這麼早呀?”

耿小卉說:“下午沒課。”

說著,耿小卉已經走進廚房,從後麵抱住馮笑梅的雙肩,趴在她耳邊說:“我還帶回一個客人來。”

耿小卉從未與她這般親熱過,今天是怎麼了?馮笑梅扭回頭,奇怪地看看耿小卉:“客人?”

耿小卉不由馮笑梅去多想,拉著、推著她回到客廳,客廳裏站著一個小夥子,個兒不高,卻挺新潮,牛仔褲,T恤衫,長發在後麵紮個馬尾巴。馮笑梅心裏說:小夥子倒是挺帥,隻是男人紮個馬尾巴……心中便覺得有些別扭。

耿小卉說:“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市交響樂團的作曲兼首席指揮瞿弦。”

但她卻未介紹馮笑梅,大概她早就跟他說了。

瞿弦點點頭,說:“阿姨好。”

馮笑梅招呼說:“快坐呀!小卉你快去給瞿老師拿飲料、水果。”

瞿弦說:“您就叫我的名字好了,我也是前年剛從音樂學院畢業,比耿小卉早畢業二年。”

馮笑梅說:“是麼?”

瞿弦悄悄地打量馮笑梅,見她上身罩一件水紅色的毛衫,下麵穿一條紫色紗褲,腳上穿一雙繡花拖鞋,腰間紮著一方繡著圖案的圍裙,似更突出了她身材的窈窕。她的頭發翻卷上去,在頭頂盤了一個髻兒,使中等身材顯得略高一些。雖然是在家裏,但能看出她臉上仍仔細地畫過了淡妝。她的皮膚細膩而白皙,兩腮透著紅潤。特別一雙似會說話的美目幾乎讓人不敢逼視,此時正忽閃著長長的睫毛,直覷著對麵的他,這讓他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瞿弦說:“阿姨您要有事就先去忙,我不是外人。”

馮笑梅也覺得與瞿弦這樣麵對麵呆坐有些僵硬,便借勢下馬說:“那好,你們自己玩,別客氣呀。”說罷,莞爾一笑。

瞿弦發現馮笑梅這一笑很是迷人:朱唇輕啟,皓齒半露,兩腮漾出一雙淺酒窩兒,內中盛滿著無限風情。

馮笑梅離去後,瞿弦對耿小卉說:“你母親真漂亮。”

耿小卉說:“我說過,她不是我母親。”

瞿弦說:“繼母也是母親。”

耿小卉說:“我可從未承認過,我警告你,以後你也不準承認。”

瞿弦深知她的任性,也不與她爭論,卻忍不住又讚歎道:“不愧是當年走紅的大名伶,風韻依舊。”

耿小卉撇撇嘴角,說:“她算啥走紅,我媽當年那才叫走紅呢。”

瞿弦是第一次聽她說到自己的母親,便問:“是麼?那你媽媽一定比她更漂亮了?”

耿小卉說:“那當然了,她怎麼能和我媽比!哪天我帶你去見見……”

瞿弦急不可耐,問:“哪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