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值錢的破棉絮,也要藏在破舊的藤箱裏。
一個「躲」字,寄寓了詩人多麼濃烈的感情色彩!還有那「搬」、「牽」、「塞」、「藏」,一句之中連續五個動作,把老太婆全家那種驚嚇、悲哀、憤恨的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這種描寫,給讀者視覺上聽覺上造成強烈感受,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被苛捐雜稅抽得幾乎家破人亡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最後一段通過老媽子先發製人的質問,向當事者作了血淚的控訴。是名目繁多的稅收,把農民抽得隻剩下「一把骨頭」和「一層瘦肉」。交納眾多的稅金,對一個連棉被都沒有的窮苦人家來說,不祗是一個塌天大禍。這就是他們視抽稅員為「官老虎」,以及千方百計躲稅的原因所在。
全詩純是客觀描繪,詩人沒有出場。上麵的躲稅如逃虎的場麵,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麵的悲切言辭,也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稻草」、「尿桶」、「破棉絮」一類通俗語言的運用,又給作品增添了明快而親切的感染力。
時間
鍾揮動手臂
指揮著我們的工作
工作是愉快的
時間騎伏在愛情與生命之上
隻有永恒的勞動啊
才有美麗的愛情與青春
鍾一秒一秒在擺動
我們在漫長的征途上
也在一步一步的播種啊
我們流汗
我們唱歌
我們在工作工作
我們和時間競走
鍾掛在牆壁上
它歡笑的看望著我
1944年寫於古山
此詩真實地記錄了詩人一邊流汗,一邊唱歌;一邊工作,一邊和時間競走的心路曆程。它以明快的旋律,開朗的基調,展示了作者的生命價值和對工作的敬業精神。
此詩構思巧妙,一個序曲、一個尾聲與中間三個樂章合成一組以「工作是愉快的」為主旋律的交響曲。結句寫掛在牆壁上的鍾「歡笑的看望著我」,與開頭兩段相呼應,給人留下不少的回味。
泥土
泥土
流出了香味
汗珠滴到泥土上
糞與尿
撒在泥土裏
青色的菜畦
油油綠綠
青菜並不苦澀
也沒有糞與尿的臭味
1944年習作
這首短詩表白了有耕耘才有收獲,有大把的汗珠才能換取一片綠油油的莊稼的人生思索。
它所闡述的是由臭變香、由糞尿換來「青色的菜畦」的勞動辯證法,鼓吹的是一種不要嫌農民腳上有糞、手上有尿味的人生態度。
在藝術上,這首小詩寫得質樸而清麗,給人帶來哲理的思考。末段寫並不苦澀的青菜,其實又何嚐不是寫所有豐收的喜悅,其背後都有流血流汗的辛酸故事。
由於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使讀者在「臭味」與「香味」的比較中獲得對勞動價值的肯定,因此避免了枯燥的說教,從而取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池沼
青菜伸張了血管
在池沼裏吮吸
多月不下雨了
池沼幹涸著喉腔
張著求渴的口啊
池沼龜裂了
鏡子被打破了
太陽殘酷的煎曬
青菜枯了枯了
1944年習作
詩人唅著熱淚,咽著苦水,用顫抖的聲音向讀者發布旱情到來的信息,表達了對農作物成長的關切與菜農同甘苦共命運的態度。
詩人一連用了五個「了」字,向老天求援的同時也向煎曬青菜的太陽提出抗議。其中第三段「龜裂了」、「打破了」層層遞進,感情漸深,最後一段「枯了」重複兩次,且連成一氣,給人以緊迫感,在心理上和關心菜農命運的朋友連結得更密切。全詩融記敘、說明、抒情於一爐,增強了詩的可讀性。
孤獨
從山村走到喧鬧的市鎮
我成為一個孤零零的聲音
我從小巷走到街心
遇到商賈門的斥責
蕩婦門的嬉笑
我的心震顫
發冷
很久很久啦
我尋求不到一個澄淨的靈魂
我聆聽不到一曲悅耳的歌聲
我從喧鬧的城市走回到鄉村
我看到了一個垂死的屍體
我用我年輕旺盛的血氣
去溫暖他冰冷的身軀
1944年寫於古山
「詩人以現代人特有的敏銳感覺和思維方式,把創作的焦點凝聚在個人內心世界的自審和挖掘,表現出對生命的主體性的追求,賦予了生命的本體意義特別厚實的內涵。」(蕭映)
有道是「情緣境生,而境隨情感」。作者的孤獨之情是由適應不了城市的喧囂而生,再加上尋求不到一個知音和聽不到一曲悅耳的歌聲,震顫發冷的心情更加深「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山村的懷念,因而隻好從缺乏鄉情、親情、友情的城市返回鄉村。
由商賈們的斥責、蕩婦們的嘻笑而厭惡都市,把都市視為罪惡的淵藪,是所有靈魂澄淨的純真少年所作出的必然選擇。
此詩語言質樸,意象單純,和《胸脯》一樣充滿了田園氣息。結尾「我看到了一個垂死掙紮的屍體」,實與前麵寫的缺乏同情心的商賈、蕩婦所做的對照。在某種意義上說來,那些商賈、蕩婦也是「垂死掙紮的屍體」,他們的墮落靈魂不也很需要人們去拯救嗎?
靜夜
一塘黴了的池水
沒有蟲鳴
蛙響
狗的吠聲
烏的驚啼
隻有
鍾擺在輕彈
落葉瑟縮響
脈搏急劇跳
鼾聲
很低
很沉
1944年寫於古山
情調春意闌珊,詩句很短,最長一行不超過七個字,造成一種「人間桂花落」、「鳥鳴山更幽」的氛圍。
一塘發黴池水淒涼冷清的景象渲染,是對下段鍾擺在輕彈的反襯。最後一節寫低沉的鼾聲,表現了人們辛勤
勞動一天後需要寧靜,需要休息。
這首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其內容單純卻不單調。它容易理解,卻又讓人體味不盡。從最後出現打破平靜的鼾聲中,我們不難領會到犁青早期詩作單純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寄
飛蛾
撲向燈罩上
他完成了
光輝的追求
我把他撿起來
裝在桃色的信封裏
這是一封
覆你的信件
1944年寫於古山
詩題標明「寄」,可並未明說收信的物件。從「桃色的信封」看,不像是一般朋友,而很可能是情人。
作者通過以昆蟲標本代替信的內容這種奇異想象和獨特構思,把埋藏在心底的崇高精神境界,通過飛蛾撲火
故事的改寫一一反其意而用之,取其正麵意義為光明而獻身,向情人或友人盡情地傾吐了出來。整首詩的語調平緩,而在平緩的語調後麵,卻隱藏著詩人一顆火熱的心,從而形成「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
刀
昨天
我揮刀
殺了情和愛
我的刀吸啜了血
閃耀出
迷人的風采
1944年寫於古山
犁青早期的詩,多屬田園牧歌式的圖畫,但有時也用雄渾的筆墨、高亢的調子,批判社會和表示對現實的憤怒之情。《刀》便是這樣的一篇作品。它所表達的作者溫柔之外的嚴峻,謙和之外的浚厲,這和《黎明》中寫的「一頁柔柔的歌譜」形成鮮明的反差,使得犁青的風格像「吸啜了血」的刀光那樣閃耀出迷人的光彩。
船內
一環鐵板
一堵隔離人間的牆
船外
喧嘩著海水的漩渦
喧嘩著海水的歌唱
金色的太陽光
月亮的大眼睛
魚群鷗烏
自由的飛翔
船內
揮發著蒸汽的臭味
揮發著汗汙的臭味
揮發著電油的臭味
果皮殘菜
油漬的臭味……
船夫們
耳膜被機器聲震裂了
心瓣被機器聲震昏了
他們用機器般的手臂
在吱吱喳喳的噪音中工作
在狹窄的鐵板房中睡去了
鼾聲
和著海水的波濤聲
譜成了一支低沉的歌聲
他們
沒有少女門的體貼
沒有慈母親的愛撫
一群苦悶的單身漢啊
自由在船外卜
春天在船外
歌聲在船外
陽光在船外
一環鐵板
造成了另一個世界
另一個狹窄的
陰黴的
腐臭的世界啊……
1945年寫於古山
犁青的詩有的以開端不同凡響取勝,而這首詩卻以結尾耐人尋思。它通過前麵的「果皮」、「殘菜」、「油漬的臭味」的積攢,造成鋪墊,最後升華為「陰黴的/腐臭的世界」,以批判腐朽沒落的舊社會結束全篇,具有畫龍點睛之妙。
此詩寫船工們生活環境的艱苦與勞動的繁重,寫一群苦悶的單身漢遠離家鄉謀生,過著沒有愛情、沒有親情的機器般枯燥無味的生活。通過船內與船外兩個不同世界的對比,深刻地披露了受壓迫、受剝削、失去自由的船員內心的苦痛。他們雖然沒有反抗,沒有吶喊,但遲早會用機器般的手臂砸破這隔離人間的鐵板,像大海的怒濤那樣去衝擊這個腐臭的世界,去迎接鐵板外麵的陽光,用歡笑的歌聲擁抱自由和春天的到來。
此詩的概括力與暗示力,標明它不僅是思想上的成功,同時也是美學上的勝利。這來源於作者對生活的透視力和對生活本質的認識,以及對這種認識的詩的表現與呈示。
還鄉
踩著深秋暮色
我回來了
啊故鄉
黛青的山
綠的田畦
破落的家門
那隻老黃狗
向我搖擺著尾巴
那位黃瘦的婆娘
向我瞪著苦澀的眼睛
弟弟手上的筋骨啊
一塊一塊石頭似的硬
而爸爸臉上的皺紋
有深深的
捐稅
雕刻的
烙印
1945年寫於安溪
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寫回鄉見聞,所看到的故鄉還是那樣破舊,那樣貧窮。通篇淡淡著墨,不事雕飾,而平淡中蘊含著對父老鄉親深深的憐憫與同情的意味。
此詩的重點,不是抒寫回鄉後與親人相聚的歡樂,而是重逢後又一次感到家鄉的凋敝和敗破,最後寫父親臉上的皺紋是由捐稅所刻成,這和弟弟的筋骨因沉重的勞動變得像「一塊塊石頭似的硬」一樣,具有一股震顫人心的思想力量。
作者追求從解放區吹來的表現工農兵的詩風,把自己的寶貴激情幾乎不加提煉用來批判舊社會和控訴苛捐雜稅。全詩將自己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感交會起來,所傳達的是一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寒愴白的歌
西橋的流水
是群峰間奔馳來的
一匹青棗色的駿馬
流水一一
一麵伊裏村的明鏡
悒鬱的西橋河
流蕩著一曲寒愴的歌
在一個星光月夜
一個身心疲憊的村姑
向我披露了她的悲愴
爸爸逼她嫁到東村
東村的地保要納地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