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高宗本紀下(1 / 3)

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車駕至泰山頓。是日親祀昊天上帝於封祀壇,以高祖、

太宗配饗。己巳,帝升山行封禪之禮。庚午,禪於社首,祭皇地祇,以太穆太皇太

後、文德皇太後配饗;皇後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辛未,禦降禪壇。

壬申,禦朝覲壇受朝賀。改麟德三年為乾封元年,諸行從文武官及朝覲華戎嶽

牧、致仕老人朝朔望者,三品已上賜爵二等,四品已下、七品以上加階,八品已下

加一階,勳一轉。諸老人百歲已上版授下州刺史,婦人郡君;九十、八十節級。齊

州給複一年半,管嶽縣二年。所曆之處,無出今年租賦。乾封元年正月五日已前,

大赦天下,賜酺七日。癸酉,宴群臣,陳《九部樂》,賜物有差,日失而罷。丙

子,皇太子弘設會。丁醜,以前恩薄,普進爵及階勳等。男子賜古爵。兗州界置紫

雲。仙鶴、萬歲觀,封巒、非煙、重輪三寺。天下諸州署觀、寺一所。丙戌,發自

泰山。甲午,次曲阜縣,幸孔子廟。追贈太師,增修祠宇,以少牢致祭。其褒聖侯

德倫子孫,並免賦役。

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廟,追號曰太上玄元皇帝,創造祠堂。其廟置令、

丞各一員。改穀陽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給複一年。夏四月甲辰,車駕至自泰山,

先謁太廟而後入。五月庚寅,改鑄乾封泉寶錢。六月壬寅,高麗莫離支蓋蘇文死。

其子男生繼其父位,為其弟男建所逐,使其子獻誠詣闕請降,詔左驍衛大將軍契苾

何力率兵以應接之。秋七月乙醜,徙封殷王旭輪為豫王。庚午,左侍極、檢校右相、

嘉興子陸敦信緣老病乞辭機揆,拜大司成,兼知左侍極。大司憲兼檢校右中護劉仁

軌兼右相、檢校右中護。八月辛醜,兼司元太常伯、兼檢校左相、钜鹿男竇德玄卒。

丁未,殺司衛少卿武惟良、淄州刺史武懷運,仍改姓蝮氏。冬十月己酉,命司空、

英國公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高麗。

二年春正月丁醜,以去冬至於是月無雨雪,避正殿,減膳,親錄囚徒。罷乾封

錢,複行開元通寶錢。二月戊戌,涪陵郡王愔薨。辛醜,改萬年宮依舊名九成宮。

夏六月乙卯,西台侍郎楊武,西台侍郎、道國公、檢校太子左中護戴至德,正諫議

大夫、檢校東台侍郎、安平郡公李安期,東台侍郎張文瓘,並同東西台三品。秋八

月己醜朔,日有蝕之。丙辰,東台侍郎李安期出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三年春正月庚寅,詔繕工大監兼瀚海都護劉審禮為西域道安撫大使。壬子,以

右相劉仁軌為遼東道副大總管。二月戊午,遼東道破薛賀水五萬人,陣斬首五千餘

級,獲生口三萬餘人,器械牛馬不可勝計。丙寅,以明堂製度曆代不同,漢、魏以

還,彌更訛舛,遂增損古今,新製其圖。下詔大赦,改元為總章元年。二月戊寅,

幸九成宮。己卯,分長安、萬年置乾封、明堂二縣,分理於京城之中。癸未,皇太

子弘釋奠於國學。贈顏回太子少師,曾參太子少保。

夏四月丙辰,有彗星見於畢、昴之間。乙醜,上避正殿,減膳,詔內外群官各

上封事,極言過失。於是群臣上言:“星雖孛而光芒小,此非國眚,不足上勞聖慮,

請禦正殿,複常饌。”帝曰:“朕獲奉宗廟,撫臨億兆,謫見於天,誡朕之不德也,

當責躬修德以禳之。”群臣複進曰:“星孛於東北,此高麗將滅之征。”帝曰:

“高麗百姓,即朕之百姓也。既為萬國之主,豈可推過於小蕃!”竟不從所請。乙

亥,彗星滅。辛巳,西台侍郎楊武卒。秋八月癸酉,至自九成宮。九月癸巳,司空、

英國公勣破高麗,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歸。境內盡降,其城一

百七十,戶六十九萬七千,以其地為安東都護府,分置四十二州。

二年春正月,封諸王嫡子皆為郡王。二月,東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兼知左史

事張文瓘署位,始入銜。三月,東台侍郎郝處俊同東西台三品。癸酉,皇後親祀先

蠶。夏四月乙酉,幸九成宮。置司列少常伯、司戎少常伯各兩員。

五月庚子,移高麗戶二萬八千二百,車一千八十乘,牛三千三百頭,馬二千九

百匹,駝六十頭,將入內地,萊、營二州般次發遣,量配於江、淮以南及山南、並、

涼以西諸州空閑處安置。六月戊申朔,日有蝕之。括州大風雨,海水泛溢永嘉、安

固二縣城郭,漂百姓宅六千八百四十三區,溺殺人九千七十、牛五百頭,損田苗四

千一百五十頃。冀州大水,漂壞居人廬舍數千家。並遣使賑給。秋七月,劍南益、

瀘、巂、茂、陵、邛、雅、綿、翼、維、始、簡、資、榮、隆、果、梓、普、遂等

一十九州旱,百姓乏絕,總三十六萬七千六百九十戶,遣司珍大夫路勵行存問賑貸,

癸巳,冀州大都督府奏,自六月十三日夜降雨,至二十日水深五尺,其夜暴水深一

丈已上,壞屋一萬四千三百九十區,害田四千四百九十六頃。遣右衛大將軍、涼國

公契苾何力為駕海道行軍大總管。秋八月甲戌,改瀚海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

九月己亥,發自九成宮。壬寅,停華林頓,大蒐於岐。乙巳,至岐州。高祖初

仕隋為扶風太守,故曲赦岐州管內。高祖時胥徒隨材擢用,賜高年衣物粟帛各有差。

冬十月丁巳,至自九成宮。十一月庚辰,發九州人夫,轉發太原倉米粟入京。丁亥,

徙封豫王旭輪為冀王,仍令單名輪。十二月戊申,司空、太子太師、英國公勣薨。

是冬無雪。

三年春正月丁醜,右相、樂成男劉仁軌致仕。辛卯,列遼東地為州縣。二月戊

申,以旱,親錄囚徒,祈禱名山大川。癸醜,日色出如赭。三月甲戌朔,大赦天下,

改元為鹹亨元年。三月丁醜,改蓬萊宮為含元殿。壬辰,太子少師、同東西台三品

許敬宗致仕。

夏四月,吐蕃寇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與於闐合眾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安

西四鎮。辛亥,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

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領兵五萬以擊吐蕃。庚午,幸九成宮。雍州大雨雹。

五月丙戌,詔曰:“諸州縣孔子廟堂及學館有破壞並先來未造者,遂使生徒無

肄業之所,先師闕奠祭之儀,久致飄露,深非敬本。宜令所司速事營造。”六月壬

寅朔,日有蝕之。秋七月戊子,前西台侍郎李敬玄起複本職,仍依舊同東西台三品。

薛仁貴、郭待封至大非川,為吐蕃大將論欽陵所襲,大敗,仁貴等並坐除名。吐穀

渾全國盡沒,唯慕容諾曷缽及其親信數千帳內屬,仍徙於靈州界。八月甲子,至自

九成宮。梁州都督、趙王福薨。丙寅,以久旱,避正殿,尚食減膳。九月甲申,衛

國夫人楊氏薨,贈魯國夫人,諡曰忠烈。閏月壬子,故贈司徒、周忠孝公士贈太

尉、太子太師、太原郡王,贈魯國忠烈太夫人贈太原王妃。甲寅,葬太原王妃,京

官文武九品已上及外命婦,送至便橋宿次。

冬十月癸酉,大雪,平地三尺餘,行人凍死者贈帛給棺木。令雍、同、華州貧

窶之家,有年十五已下不能存活者,聽一切任人收養為男女,充驅使,皆不得將為

奴婢。丙申,太子右中護兼攝正諫大夫、同東西台三品趙仁本為左肅機,罷知政事。

十二月庚寅,諸司及百官各複舊名。是歲,天下四十餘州旱及霜蟲,百姓饑乏,關

中尤甚。詔令任往諸州逐食,仍轉江南租米以賑給之。

二年春正月乙巳,幸東都。留皇太子弘於京監國,令侍臣戴至德、張文瓘、李

敬玄等輔之。唯以閻立本、郝處俊從。甲子,至東都。二月丁亥,雍州人梁金柱請

出錢三千貫賑濟貧人。夏四月戊子,大風折木。六月戊寅,左散騎常侍兼檢校秘書、

太子賓客、周國公武敏之以罪複本姓賀蘭氏,除名,流雷州。丁亥,以旱,親錄囚

徒。秋九月,地震。司徒、潞州刺史、徐王元禮薨。冬十月,搜揚明達禮樂之士。

十一月甲午朔,日有蝕之。庚戌,幸許、汝等州教習。癸酉,冬狩,校獵於許州葉

縣昆水之陽。十二月丙戌,還東都。

三年春正月辛醜,發梁、益等一十八州兵,募五千三百人,遣右衛副率梁積壽

往姚州擊叛蠻。辛未,製雍、洛二州人聽任本州官。二月己卯,侍中、永安郡公薑

恪卒於河西鎮守。

夏四月戊寅,幸合璧宮。壬午,於水南教旗。上問中書令閻立本、黃門侍郎郝

處俊:“伊尹負鼎俎於湯,應是補緝時政,不知鑄鼎所緣,複在何國?將為國之重

器,曆代傳寶?”閻立本以古義對。五月乙未,五品已上改賜新魚袋,並飾以銀;

三品已上各賜金裝刀子、礪石一具。六月丙子,於洛州柏崖置倉。八月壬子,特進、

高陽郡公許敬宗卒。九月乙卯,冀州大都督府複為魏州,魏州複為冀州。壬寅,沛

王賢徙封雍王。

冬十月己未,皇太子監國。壬戌,車駕還京師。乙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

三品、道國公戴至德加兼戶部尚書,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張文瓘檢校大理卿,

黃門侍郎、甑山縣公、同中書門下三品郝處俊為中書侍郎,兼檢校吏部侍郎、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