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指甲賣錢(1 / 1)

小幹溝子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沒有學校,因為那兒成了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公社書記一句話,各大隊一齊支援,辦成了一座民辦小學,可當地沒老師,於是師資就從外地知青中出,老師把七大八小的學生們排到一處,一瞧那黑乎乎的小髒手,總是免不了皺眉頭,罵上一句:“你這小髒手趕上豬爪兒啦,怎麼拿幹糧吃!”有勤快的找來臉盆,倒上熱水,選最髒的給打上肥皂,洗得孩子殺豬般地叫。老師火了:“有那麼遭罪嗎?”好歹洗出個七八成,沒幾天,又“複辟”了!老師沒辦法,也就不再管了。老師是要招工進城的,初一換,十五換,孩子們的小髒手今天有人訓斥,明天反而受表揚:“看這些學生,真正貧下中農的後代,學大寨的接班人!”

進入八十年代,知青走得差不多了,小幹溝子學校調來一位小高老師,大女孩,聽說成分不好,所以招不上工,情願來這兒當教師。小高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讓孩子們把小手平伸,放在課桌上,然後,她把自己那白嫩的手伸出去跟孩子比較:“哪天你長成我這麼雙大手,你就該上大學啦。”老師的手真白真細啊,比得孩子們小臉跟紅領巾一個顏色!最後,老師站到講桌前:“同學們,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大家看到你們的長指甲了嗎?它可是一味值錢的中藥,能賣錢治病救人,還可以支援國家建設呢。”

指甲能治病能賣錢?孩子們驚愕了。老山溝子,不管多少,隻要沾上“錢”字,那就是寶,何況還能支援國家建設!小高老師又告訴大家,先把手的指甲都洗幹淨了,然後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裝進一個結實些的空火柴盒裏,上麵寫上你的名字,老師每個月收一次,給你錢。老師又說,那是給人治病的,你們都是好孩子,別洗不淨拿去坑人啊……

小高老師用竹筷自製了一杆小秤,每月的第一個周一放學,她就逐個收購孩子的指甲,並按重量發給錢。錢不多,孩子和家長卻都驚喜無限,手指甲能賣錢,多虧小高老師給找的這個財路!

打那以後,孩子小指甲稍長一點,就趕緊剪了攢進火柴盒裏。一雙雙小手再伸出來,雖然有樹枝的劃痕和些許傷疤,卻再也找不到老皴和汙垢了。

小高老師在這裏教了好幾年書,後來,到底回了城。聽說小高老師考上了正式教員,又調到省城去了,多年後,還當上了特級教師。小幹溝子人看到小高老師上了電視,都覺得驕傲:“那是俺們的老師哩。”

多少年後,小幹溝子破天荒有了自己的大學生,有一個還讀了博士。大家想想,這一切歸功於這所山村小學校,更歸功於在這兒任教最久的小高老師。當年她教過的學生無論有出息的和生活平平的,都說想老師,他們集體去了省城,找到了小高老師家,獻上一份厚禮。

小高老師笑了:“怎麼還送禮物?你們已經給過我最好的禮物了。這些年,我經常看它們,經常受到鼓舞,沒有它們,我做不到今天這個樣子……”

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哪個瞞著大家單獨給老師送禮?當初因為窮,約好了的,合資請老師吃一頓餞行飯,不再格外表示,那個叛徒是誰?

小高老師從一個裝修櫃裏捧出一紙箱,打開,裏麵是幾十個裱糊得精美的小盒兒,她一個個深情地念著名字:“劉文亮,許洪林,郭小燕……”

同學們呆了,小高老師珍藏的,是孩子們當年剪下的指甲,原來老師用這方法讓他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老師啊……

同學們頓時明白了小高老師為什麼會是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