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次次於子夜上山曆練,一次次在子夜的山上碰到驚嚇時把嚇跑了的三魂七魄找回來,把心靜下來,定下來,直到能夠坦然上山下山,什麼也不怕了。此經曆,造就了我一生的處變不驚。
後來看到同學在家勾銅絲,一團細銅絲纏亂如麻,他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靜靜地把銅絲勾出來。一問才知道這是教他練眼、練心細、練心神安靜。眼睛看錯,用力過大都可能把銅絲拉斷或扯緊。這讓我真是感觸良多。一團亂銅絲,居然就把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夥子靜靜地釘在了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而且知道這隻是練功夫的基礎。
十三歲時,班上同學玩“斯巴達克”(古羅馬奴隸決鬥)式三對三決鬥遊戲。剛一開始,我的兩個同伴就被對方打倒在地了,我要同時對付三人,無法贏!我卻於一瞬間想好了計謀。先於示弱中驕兵,施計立刻擊倒對手;又裝成僥幸的樣子繼續驕兵,施計擊倒第二個對手;再戰第三個對手時,已是追擊之勢而勝。為什麼在一瞬間會於不利中鎮靜而生出智慧、不慌不亂呢?這個遊戲式的決鬥是我首次受益於冷靜,處變不驚。
十五歲時,我已經學了很多的武術套路,刀、槍、棍、棒,樣樣都會。那時候人也長高大了,身體結實了,力量也大了,很有些自我欣賞。有一次早上在山上習武後,見一跛腳老頭在教人打太極推手,慢悠悠地玩。跟他學的那個人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我便年少氣盛起來,也上去跟老頭玩,一心想憑己之力將他推倒。沒想到推手上去,老頭手軟綿綿地不著力,不用力還好,一用力人就像踏空了一樣,隻隨著老頭的手轉悠,無論你用多大力也沒用。一會,老頭對我說:“你倒了。”我莫名其妙,你又沒打著我,我怎麼就倒了呢?你試試看怎麼打倒我!硬要老頭試試。老頭將手又推到我胸前,輕輕一晃,一股大力往我身體湧來。我一米八的個,一百幾十斤重的身體平飛了出去,拋落到五六米遠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議。這使我一下子就收斂了自己驕傲的心,武術博大精深,遠非我原來知道的那些。
工作後,我抓過飛舞長馬刀的賊,還抓過很多凶徒。有一次遇上三個人持刀毆打一個人,把人家的頭像皮球一樣地踢。很多人圍觀,卻沒有人敢上去製止。我正好遇上了,立即走上去大喊一聲:“給我住手!”三個人一愣,就都停了下來,乖乖地聽我說,跟我去了派出所。從八歲第一次習武到如今,我從來沒用過什麼武術,也從來沒有動過手。我沒有什麼咄咄逼人的氣勢,也不是什麼藝高人膽大,就是冷靜而已,偏偏把凶徒都給製住了。
二十歲這年年初,家裏來了位七十六歲的老奶奶,奶奶的丈夫是清末民初大武術家杜心武的師弟,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見我打完拳,奶奶說盡是花架子,鍛煉身體可以。我不服,總算也練了十二年武了,堂堂大學武術散打隊的隊長。結果被奶奶賞了兩巴掌,自己連反應都來不急。奶奶說:“你身子骨已經大了,就當鍛煉身體吧,不要認真了,真正的武術不是那麼簡單的,光一個馬步就要練到別人推不動。而且呢,能不能把心靜下來更關鍵,要練十多年才有起色。真正的高人之間,比的不單是武功,還有一個靜字。你靜的功夫越深,周圍空氣的小震動自然知道,內功拳腳才會跟著厲害,反應才會快。”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小時候那位老道為什麼要我練到心靜下來才教我。沒想到單單練了這個“靜”的功夫,就使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