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持家(節選)
朱德
我們應該在全國人民中造成一種崇尚節儉的風氣,日常生活、一切婚喪嫁娶和人情往來,都要力求簡樸和節約,同時提倡積糧防荒、積錢備用,提倡互助互濟,發揚我國勞動人民的“鄉鄰相幫”的美德。這些對於個人、家庭和國家的利益,都有重大的意義。
我國人民向來是勤勞節儉的,“食求果腹,衣求蔽體”的傳統,一直保持了幾千年。在過去幾十年的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所領導的軍隊以及廣大幹部繼承並發揚了這一傳統。生活儉樸,與群眾同甘共苦,成為每個革命者所追求的美德。正因為如此,我黨以及我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能夠在敵人重重包圍和進攻的嚴重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終於戰勝了敵人。在我們由鄉村進入城市以後,一方麵大大地改變了舊的資產階級的城市所遺留下來的奢侈風氣,但是另一方麵,隨著在和平建設環境中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並由於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在某些人中間又滋長起一種奢侈浪費的風氣,衣食追求華美,居住要求闊氣,在婚喪嫁娶、送往迎來等方麵講究排場,以為這樣才夠“麵子”。應該承認,這是一種不良的風氣。這種不良風氣,在一九五二年開展的“三反”運動中,曾經受到過批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但是,這幾年來這種風氣又有所發展,我們要把它徹底地糾正過來。
在舊社會生活過的勞苦群眾和經過鬥爭鍛煉的革命幹部,對於艱苦奮鬥和勤儉持家的號召,是容易接受的。因為他們在舊時代受過艱難困苦,拿今天的生活同過去的生活相比較,他們就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大大地改善了。廣大的青年群眾也都懂得,祖國的美好將來和人民幸福的生活,隻能靠艱苦的勞動來創造,他們生氣勃勃地為新社會的建設而努力勞動。但是,對於一些青年,特別是對於一些受了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青年說來,他們既不知道過去的艱苦,也就比不出今天的幸福。他們甚至說:“你們是生活在舊時代,應該受苦;我們是生活在新社會,應該享福。”於是有些人就斤斤計較工資待遇的高低,專門考慮個人的狹隘的利益;而對於我們國家還在剛剛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及生活的改善隻能隨著生產的發展來逐步提高等重大的事情,反而置諸腦後了。這是一種最危險的現象。希望我們青年一代,堅決克服個人主義,樹立集體主義,並以模範的實際行動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鬥爭中去。對於一些尚未成年的少年兒童,也應該加強勤儉教育,特別是對於一些家庭生活比較富裕的少年兒童,這方麵的教育更為迫切需要。
勤儉持家包括“勤”和“儉”兩個方麵。“勤”就是要多方麵增產。凡家庭成員中稍有時間的就必須讓他們參加一定的勞動,大的如參加農業生產,小的如搞副業生產,飼養家畜、家禽,以及搞必要的家務勞動等。“儉”就是要多方麵節約。在衣、食、住、行以及日用等方麵,無論是現金和物資,凡是可以不花的,就盡量不花;凡是可以少用的,就盡量少用,節省下來的現金和物資,都應當儲蓄起來。這樣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俗話說得好:“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家庭的紅白喜事、醫藥衛生等臨時開支的需要,還可以為國家積累建設的資金。總之,在貫徹執行勤儉持家方針的時候,主要應當從勤勞生產、厲行節約和有計劃地安排家務開支等三方麵來努力。勤儉持家,人人有責,婦女是家務的主持者,在這方麵負有更大的責任。如果每個婦女都能勤儉持家,就可以對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重大的貢獻。
在由個體經濟變為集體經濟後,由於我們宣傳教育不夠,不少人往往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現在既然進入社會主義了,一切困難都可以靠國家和集體來解決。他們說:“生產聽鑼響,吃飯找社長。”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社會主義實行的是“不勞動者不得食”和按勞分配的原則,並不是什麼“吃大鍋飯”。我們應該在全國人民中造成一種崇尚節儉的風氣,日常生活、一切婚喪嫁娶和人情往來,都要力求簡樸和節約,同時提倡積糧防荒、積錢備用,提倡互助互濟,發揚我國勞動人民的“鄉鄰相幫”的美德。這些對於個人、家庭和國家的利益,都有重大的意義。
清貧
方誌敏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我從事革命鬥爭,已經十餘年了。在這長期的奮鬥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於革命事業。這在國方的偉人們看來,頗似奇跡,或認為誇張;而矜持不苟,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問我身邊有沒有一些積蓄,那我可以告訴你一樁趣事:
就在我被俘那天—一個最不幸的日子,有兩個國方兵士,在樹林中發現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麼人的時候,他們滿肚子熱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鐲金戒指一類的東西,發個意外之財。那知道從我上身摸到下身,從襖領捏到襪底,除了一隻時表和一枝自來水筆之外,一個銅板都沒有搜出。他們於是激怒起來了,猜疑我是把錢藏在那裏,不肯拿出來。他們之中有一個,左手拿著一個木柄榴彈,右手拉出榴彈中的引線,雙腳拉開一步,作出要拋擲的姿勢,用凶惡的眼光盯住我,威嚇地吼道:
“趕快將錢拿出來,不然就是一炸彈,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作出那難看的樣子來吧!我確實一個銅板都沒有存;想從我這裏發洋財,是想錯了。”我微笑淡淡地說。
“你騙誰!像你當大官的人會沒有錢!”拿榴彈的兵士堅不相信。
“決不會沒有錢的,一定是藏在那裏,我是老出門的,騙不得我。”另一個兵士一麵說,一麵弓著背重來一次將我的衣角褲襠過細地捏,總企望著有新的發現。
“你們要相信我的話,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們國民黨當官的,個個都有錢,我今天確實是一個銅板也沒有,我們革命不是為著發財啦!”我再向他們解釋。
等他們確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麼的時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圍,低頭注目搜尋了一番,也毫無所得,他們是多麼的失望嗬!那個持彈欲放的兵士,也將拉著的引線,仍舊塞進榴彈的木柄裏,轉過來來搶奪我的表和水筆。後彼此說定表和筆賣出錢來平分,才算無話。他們用懷疑而又驚異的目光,對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幾遍,就同聲命令地說:“走吧!”
是不是還要問問我家裏有沒有一些財產?請等一下,讓我想一想,啊,記起來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幾套舊的汗褂褲,與幾雙縫上底的線襪,已交給我的妻放在深山塢裏保藏著—怕國軍進攻時,被人搶了去,準備今年暑天拿出來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財產了。但我說出那幾件“傳世寶”來,豈不要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寫於囚室
家書一束
吳官正
我是認真的。我處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位置,考慮的隻能是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決不容忍我的親屬違法亂紀。不管什麼人,違紀就要嚴格執行紀律;違法就要堅決依法懲處,決不能姑息。
為子女婚事簡辦給與老何家熟悉的領導寫的一封信
(1989年9月20日)
少華同小何已結婚,這是他們生活長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嚴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禮,二不請客。他們說今年國慶節前夕可能要去看望小何的父母,我拜托你給我以幫助,做做小何父母的工作,也希望他們喜事簡辦,不受禮,不請客。對這點我曾同小何和她父親都講過,老何表示同意,我相信他們會支持我的工作。但又擔心社會上的“壓力”、閑人的多嘴、老何的心願,使他忘了他答應的不受禮,不請客。但若老何的親朋好友,不吃一餐飯,確實覺得心裏過意不去的話,相信他會把握好。
這可能是多餘的話,對老何的希望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但我的大兒子結婚就做到了不受禮,不請客,二兒子的親戚家也應一樣,這是事業的需要。
我相信你能幫好這個忙,如能如願,對你及老何全家深表謝意。
給弟弟及叔叔等家屬的信
(2006年12月10日)
剛得悉父親大人逝世,十分悲痛。他是一個出身貧苦的普通農民,年已九十有六高齡,走完了平凡而有意義的一生。
萬望你們及父親的其他親人們務必堅決做到:喪事一切從簡,決不能大操大辦,決不要收受任何人的錢財,決不可勞煩當地政府。相信父老鄉親、同誌友人會理解支持。
近年,父親年老體衰,他本人、親人和醫務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省市縣鎮有關領導也十分關心。在此,對各位領導、親朋、同誌表示深深的謝意!
現電彙壹萬元人民幣,請收。如有困難,望給我的秘書打電話,他們會轉告我。
請以我、錦裳率全家給老人敬獻一花圈,以表示我們的深切哀悼!
父親大人千古!
給弟弟的信
(2006年12月13日)
父親已入土為安,他同母親相伴,與埋葬在周圍的亡人相鄰相處。如有人提什麼“建議”或出什麼餿主意,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永遠不可損壞或擾動他們的鄰居。也永遠不要建什麼亭子,也不要在墳墓間修一條通向父母墓地的路。
我昨晚打了七個電話,使我感到十分困惑和悲哀,隻好寫信,請您按我的要求做好工作,相信您會想通並支持我。
我們家族有今天,是父母忠厚、善良、讓人和大家努力的結果,要十分珍惜。我是高處不勝寒,想到的總是黨的工作、人民的願望和剛正公平,想到人言可畏,想到永遠不做虧心事。
我們特別是我尤其要謹慎,對自己、對親屬都應嚴格要求,勤勤懇懇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如果在這信的第一段內容中列的三條,有任何一條做不到,影響會極壞,後果會十分嚴重,到時候會後悔莫及!
在任何時候,首先要想到別人的感受,要尊重同事、親友和陌生人,夾著尾巴做人,好自為之,這是一個領導幹部應該做到的。要記住,一個家族,如某一件事處理不好,興難衰易,很容易會走向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