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雲一聽,以為二娃是跟解放軍作對,板凳一推,硬撅撅地站了起來。若不是班長及時趕來勸阻,兩個強小夥之間的一場衝突就難免了。事後,邱少雲受到了連裏的嚴厲批評。後來,當他了解到事情的複雜內情後,又都紅著臉去向對方檢討。俗話說,不打不相識。經過這場誤會。他倆成了最好的朋友。這天,二娃來到田頭找到邱少雲,告訴他,他早上去回龍場趕場時,路上碰到一夥人空著手去逛場,看樣子不像是鄉壩人。
邱少雲立即和二娃把這一重要情況報告給三班長。“看清楚了嗎?”顯然,這一情況引起了三班長的注意。
“沒錯!”二娃十分肯定地說,“秋收三犁,開春三耙,現在正是春耕忙季,莊稼人哪個舍得花工夫去閑逛場?去的人至少身上也要帶個背兜、籮筐。我看那夥人不正經,懷疑是土匪上場搶東西,所以半路折回來給你們報信。”
三班長想了想,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若能抓到一兩個土匪小頭目,就能進一步摸清匪首的情況,於是果斷地命令道:
“全班戰士,攜帶武器,立即趕到回龍場。”
大家都忙著去收拾農具了,邱少雲卻落在了後頭,他貼近三班長,輕聲提醒說:“班長,我們這次上場,不穿這身軍裝了吧,前幾次……”
他沒把話說完,三班長已明白了他的意思,說:“好!這回咱變變樣,不再明晃晃地暴露在顯眼處羅,叫他土匪龜兒子真假弄不清。”說著,他便改變了命令,讓全班同誌迅速回衝裏換衣服,十分鍾後到衝口集合。
不大工夫,十多個戰士都換成了莊稼漢打扮。有的穿長衫,有的穿短裝,每個人腦袋上分別纏著黑帕、白帕,還背著背篼或是擔著籮筐。三班長把每個人的裝束又細細地檢查一遍,才帶領大家朝回龍場奔去。
回龍場是個較熱鬧的集鎮。長三百多米的橫街上,人擠人、擔碰擔,熙熙攘攘,一眼望不到頭。要想從中找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三班長觀察了地形,安排了警戒後,帶領幾名戰士擠進了場。
邱少雲和小李一組,他倆一進場。就被夾在擁擠的人流中動彈不得,隻好裝做逛場的樣子,一麵往前走,一麵警惕地在人群中搜索。
熱鬧的木材市場上,各種小材、竹子占滿了茶樓前的整個場子。邱少雲來到這裏,倒像個真正的買主,這個攤子前看看,那個堆堆邊問問,還不時地和賣主談論貨色,討價還價。
轉過半條街,來到街當央的“八仙茶樓”。邱少雲裝做喝茶坐到了靠窗戶邊的位子上,要了一壺茶,喝了起來。一邊用眼角四卞裏瞄瞄,茶樓裏稀稀落落坐著三四個人。他們身上的衣服都挺整齊,盡管也是一副莊戶人打扮,旦邱少雲總覺得不對勁。他想起二娃說過,趕場的人都要帶些背簍什麼的,現在又是農忙,誰有閑功夫到這兒來?
正在邱少雲愣神的當兒,有個胖子悄然起身,走了出去。邱少雲下意識地也站了起來。把鬥笠往頭上一扣,就跟了出去。
那個胖子往前走了沒多遠,就拐進了一條小巷。邱少雲朝小李望了一眼,示意他在巷口等候,自己也進了小巷。
那胖子似乎察覺出了有人跟蹤,大步向前走著。邱少雲緊緊地跟著,離那家夥越來越近,隻要一伸手就可以抓住。但邱少雲心裏清楚,這班匪徒,都是些亡命之徒,又練過拳術,手頭子、腳頭子上都有些功夫,應起急來,一步能縱得上一丈高的土牆,或是跨得過七八條紅苕溝子。不少人雖已身落我軍之掌,卻又耍花招後逃掉了。現在來硬的。未必能達到目的。他靈機一動,改變主意,一麵走路一麵迅速解開衣扣,乘那人不防。上前一步:“喂,大哥!那邊有解放軍,往這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