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變革和創新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隻有變革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隻有創新才能更具有競爭力。如果企業墨守成規,不思變革,最終會把企業帶入各種危機之中。
向白頭葉猴學市場調查
白頭葉猴又名花葉猴,生活於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善於攀援,不僅能在樹上悠蕩,也會攀登懸崖。它們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和路線,並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主要以嫩葉、芽、花、果等為食。
白頭葉猴大都棲息在四麵群山連綿、中間是穀地的石灰岩地區。這些地區往往山勢險峻,林木茂密,生長著白頭葉猴喜歡吃的各種植物果葉,石灰岩洞又能為它們提供避風躲雨、休息繁衍的場所。
白頭葉猴的生活習性非常有趣。一個公猴一般帶領5~10隻猴子生成一個猴群,活動於2~3座大山之間約5~1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天亮不久,公猴便先行離洞偵察一番,看看有沒有獵人的蹤跡,聽聽有沒有野獸出沒,當它認為安全時,便率群猴全部出洞。猴群在洞外自由自在,你追我趕,蹦蹦跳跳,好一派熱鬧景象。猴群敢於在洞外自由自在地蹦蹦跳跳,是由於公猴先行離洞偵察了一番環境,才確保了猴群的安全。
企業在進入市場之前,也應當對市場環境進行一番全麵而細致的調查。如果事先不做好市場調查就無法了解客戶的具體需求,無法對產品進行明確的市場定位,也無法製定準確的生產經營計劃,使生產經營處於盲目的狀態,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事實上,有很多新生的企業正是忽視了市場調查才導致了自身的夭折。
下麵我們以肯德基選址為例,看看肯德基是如何做好市場調查工作的。
肯德基對店址的選擇非常注重,每次選址都要經過兩級審批製,一個是地方公司,另一個是總部。兩級審批都通過,選址才能最終確定。如此謹慎的選址,使肯德基的店址選擇成功率幾乎達到100%,正確的店址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通常肯德基選址按以下幾步驟進行:
(一)商圈的劃分與選擇
l.劃分商圈
肯德基在落戶每個城市之前都要先通過有關部門或專業調查公司收集這個地區的經濟水平、消費水平等相關的資料。資料收集完畢再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就開始規劃商圈。
商圈的規劃,要分好多類型,並且根據不同類型,依據肯德基多年的平均經驗值進行評判。例如,附近是否有公交、地鐵,或者商業聚集區等。
通過打分方式把商圈分成了好幾大類。以北京為例,有市級商業型(西單、王府井等),區級商業型,定點(目標)消費型,還有社區型,社、商務兩用型,旅遊型等。
2.選擇商圈
選擇商圈就是要確定目前重點在哪個商圈開店,主要目標是哪些。在商圈選擇的標準上,要有兩方麵的考慮:一是餐館自身的市場定位,二是商圈的穩定度和成熟度。餐館的市場定位不同,吸引的顧客群不一樣,商圈的選擇也就不同。
比如火鍋店和肯德基的市場定位不同,顧客群就不一樣,因此很少在肯德基的旁邊見到有火鍋店。而肯德基與麥當勞市場定位相似,顧客群基本上重合,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地方同一條街的兩邊,一邊是麥當勞另一邊是肯德基,或者麥當勞的隔壁就是肯德基。
肯德基在選址方麵遵守穩健的原則,非常注重商圈的成熟度和穩定度。比如規劃局說要建設某條路,在什麼地方設立地址,將來這裏有可能成為成熟商圈,但肯德基一定要等到商圈成熟穩定後才進入。至於說提前進駐,搶占有利地形的事情,肯德基是不會冒這種風險的。
(二)聚客點的測算與選擇
1.要確定這個商圈內,最主要的聚客點在哪。
例如,北京有許多很成熟的商圈,但是在這些商圈內,不可能任何位置都是聚客點,肯定有最主要的聚集客人的位置,比如說西單、王府井,兩地的選擇一定不同。肯德基開店的原則是:努力爭取在最聚客的地方和其附近開店。
雖然達不到“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的地步,但是開店地址差一步就直接影響效率是肯定的。這與客流量大小有直接關係,可能有人就是不喜歡多走路,不喜歡多轉彎的地方,而要把店址專放在這種地方,顧客也就不會光臨了。
肯德基對細節的調查很到位。比如人員流動路線是怎麼樣的,在這個區域裏,人從地鐵出來後是往哪個方向走,等等。它們都會派人去掐表測量,得出一套完整的數據之後才能據此確定地址。
2.選址時還要考慮客流線會不會被競爭對手截住。
因為人們現在對品牌的忠誠度還沒有到隻認一家的程度,現在是你的老顧客,明天就有可能被別人搶走。針對這種情況,考慮客流線會不會被競爭對手截走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如果競爭對手的聚客點比肯德基選址更好的情況下那就有影響。如果兩個選址差不多的話,就無所謂了。例如南北方向的大街上,人流從南邊過來,如果肯德肯基首先在南邊建店,而競爭者如果往北100米再開一家西式快餐店就不妥當了,因為主要客流是從
南邊過來的,如果再在肯德基北麵開,大量客流就被肯德基截住了,開店效益便會受到很大影響。
3.聚客點選擇影響商圈選擇
一個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標誌就是能否聚集客源。如上海某新建居民小區,居民很多,消費水平也很高,但據調查顯示,該小區附近找不到主要的聚客點,這時就可能先不去開店,當什麼時候這個社區相對比較成熟了,主要聚客點明顯時肯德基才會考慮開店。
肯德基開發部門為了規劃好商圈,投入了巨大的努力。每一次的選擇都是經細心的觀察,周密的策劃,反複的論證,最終確立下來的。每一位參與考查的工作人員都要跑遍該地區所有的街道、商圈、社區,尋找不同的、完善的、良好的地址。
肯德基選址的成功點,促使了其業績不斷提高,在中國餐飲市場上,始終扮演著洋快餐的樣板企業。
做一隻敢吃香蕉的猴子
科學家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4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裏,每天隻給它們喂少量的食物,猴子饑腸轆轆在房間裏四處找吃的。過了幾天,科學家從房間上麵的一個小洞裏放下一串香蕉,這時,猴子們都去爭搶,可當第一隻猴子抓到香蕉時,會被預先設計好的機關咬疼,另外3隻猴去拿時,也遇到同樣待遇。受到傷害的猴子,隻好可憐巴巴地望“蕉”興歎。
又過了幾天,科學家們把一隻新猴子放進這個密閉的房子裏,經過幾天的饑餓,科學家又把香蕉放在了老地方。當這隻新猴子迫不及待地嚐試去抓香蕉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另外4隻猴子馬上前去製止,並告訴它有危險,千萬不要嚐試。又過了幾天,科學家們再把一隻新猴子放進去,這時有趣的現象發生了,這次不但原來的老猴子製止它,連沒被咬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它。
實驗繼續進行,科學家把一隻老猴子拿出再放進一隻新猴,如此幾次之後,所有的猴子都已被換過,仍然沒有一隻猴子敢去觸碰香蕉。雖然科學家把四周的機關取消了,但由於思維的慣性束縛著進入籠子的每一隻猴子,使它們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沒有猴子敢去享用那個香蕉。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人們習慣局限於過去的經驗中,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以至於外界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都沒有察覺到。對於企業而言,市場環境變幻莫測,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否則就會像實驗中的猴子那樣,在昨天的經驗中喪失今天的大好機遇。
事實上,有一些企業在過去的競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麵對市場的變化,他們依然把過去的經驗奉為圭臬,不思變革,結果企業的輝煌成為明日黃花,那些所謂的經驗也變成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變革和創新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隻有變革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隻有創新才能更具有競爭力。如果企業墨守成規,不思變革,最終會把企業帶入各種危機之中。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IBM公司在這方麵失敗的教訓。IBM,即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號稱美國藍色巨人。IBM早期從事硬件製造,在產品的研發上投入很多,在產品服務方麵,他們采取設備租賃的方式讓顧客進行體驗,這種方式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IBM的業績也相當輝煌。
但是由於IBM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麵實行的是終身雇用製度,這導致了企業的某些製度和管理十分僵化,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這種組織結構必會影響IBM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IBM過於迷信大型主機,誤判PC市場價值,錯失個人電腦業務發展良機。另外,田M原來實行產品租賃式服務,後來改為產品銷售,這使得原來的一部分老顧客十分不滿。這些變化IBM都沒有明顯地察覺到,他們仍然固執地按照傳統模式走,並用缺乏科學依據方法的推斷IBM的營業額會持續上升。但是,事實並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IBM的營業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
值得慶幸的是IBM在發現自己的失誤後,及時調整了方向。1994年,IBM把員工人數從44萬人裁減至21萬人。這次裁員說明IMB過去有20萬人是冗員,裁員以後的IBM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另外,在經營戰略上,IBM不再局限於把硬件作為發展目標,轉而把互聯網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這個計劃比微軟還要早一年。田M還把營運重點放在服務與軟件上,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IBM的這一係列正確舉措,得以在危機中重生,又重現了昔日的風采。
對企業管理者而言,究竟應當怎樣突破思維的慣性呢?企業管理者要想擺脫思維慣性的束縛,首先自身要具備改革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然後還要把這種思想意識傳授給員工,要以改革創新的理念引導他們,培養他們,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活他們內在的潛力,讓他們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能力。
美國一位成功企業家曾說過:“成功企業的員工,心中總是想著怎樣改變才會比現在更好;而失敗企業的員工,卻總想著怎麼去保持現狀,才不至於沒有飯吃。”
海爾企業文化中有句話是“市場上永遠不變的法則就是變”,而變就是創新,因此創新是市場競爭中不變的法則。
2007年,彙源集團總裁朱新禮在做客人民網時也談到了自己對創新的看法:“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有創新的思想,才有創新的行為。對於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來講,創新是靈魂,如果沒有創新,就好像人沒有靈魂一樣。無論是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創新無處不在。”
然而,對企業而言創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正如朱新禮所說,“其實在創新的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每一步創新都很艱難,都在考驗你的承受力和毅力,但每一次創新都使我們的企業增強了更多的競爭力”。企業創新是一個多層次的係統工程,它需要全體上下齊心協力,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創新體係。
企業管理者要建立一個強大而富有生命力的創新體係,首先要幫助員工樹立新的觀念。創新不能隻靠一個人的力量,而應該依靠整個團隊,眾人拾柴火焰高。試想,如果微軟公司隻靠比爾 蓋茨一個人的智慧,或許他今天仍然是當年的那個小作坊。
從另一個角度講,創新還應該是整個機製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單個項目的創新。僅依靠單個項目創新難以支撐企業的長足發展。
在建立創新機製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一係列的製度來激勵創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他們的智力成果發揮實際的效用。
在企業創新過程中應當做好以下幾點。
l.樹立明確的目標
企業應該設定一個可衡量的目標,並要求員工按照預定的時間表做出階段性的成果。具體地來講,就是要求每一個員工在實際的工作中都要認真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方案,爭取利用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來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