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29 實戰檢測(2 / 3)

或者,可以嚐試和它貼身肉搏,為了降低消耗,那種防護罩隻是一層“膜”的可能性很高,隻要進入“膜”中,就能夠切實對它造成傷害。不過,拳打腳踢無論對它還是對我來說,都不可能造成致命傷害,而在如此近的距離中使用臨界兵器同樣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是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選擇。

我確信自己能夠戰勝這個充當測試品的素體生命,問題在於,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在開闊的沒有障礙物的視野中,可以輕易觀測到微小的灰霧漩渦在近江大腦後方十公分處形成,形成速度在一秒左右,就連近江也感覺到了,僅僅是側了一下頭,就避開從臉頰邊穿過的矛頭。她甚至在躲閃的同時將行李箱的發射口打開,以手動方式朝矛頭飛行的方向射出火力風暴,將矛頭連帶對麵的素體生命一起籠罩在彈幕之中。

矛頭的飛行路線被打歪了,但即刻進入微型灰霧漩渦中,再次回到長矛杆上,而擊中素體生命身體的子彈則濺起大量的火花,甚至沒能讓對方後退一步。我通過視網膜屏幕觀測著這副景象,判斷素體生命沒有張開防護罩的原因。大概就和上一場對戰安全代理素體的原因一樣吧,這種防護罩對這種實彈攻擊的防禦效果並不理想,又或者根本沒必要對這種程度的攻擊打開防護罩,因為限界兵器的子彈無法在短時間內擊穿構造體和素體物質的外殼。

近江單手抬起行李箱,將行李箱的底部瞄準素體生命,六枚微型火箭彈攜帶著白煙尾跡,以彼此糾纏交錯的軌跡飛向素體生命。這種迷惑性的飛行軌跡並沒有祈禱原有的作用,因為素體生命根本就沒有躲閃或擊落這些飛彈的想法,它就這麼站在原地,被爆炸的氣浪和火焰吞沒,衝擊波和破碎的彈片擊打在金屬管道上,似乎跳了一下。

在滾滾的濃煙中,四個微型灰霧漩渦在我和近江後方、上方和左右兩側形成,我抓住近江,發動偽速掠在原地盤旋,在眨眼間閃過從左側漩渦射出的矛頭。其它三個傳送門看上去像是起迷惑作用,不過我並沒有掉以輕心,在閃躲過第一次矛頭射擊之後,並沒有取消偽速掠能力,當第二發矛頭射擊從上方的微型漩渦鑽時,我們很輕易就閃開了。

盡管微型灰霧漩渦出現的時候,全部是垂直或是平行的姿態,但這也是一種迷惑,因為矛頭並不會就這般直線射出或是垂直向下射擊。矛頭可以用接近一百八十度的傾斜角度從灰霧漩渦中鑽出來,配合距離因素,射擊覆蓋的範圍相當之廣。

微型灰霧漩渦消失後,包圍素體生命的火焰仍舊沾在那片金屬管道上熊熊燃燒,近江發射的飛彈應該填充了一些助燃劑,讓燃燒的時間更久,溫度也更高。因為高溫而扭曲的空氣讓肉眼無法清晰看到那邊的情景,不過,視網膜屏幕重組了扭曲的景象,火焰的色彩和光芒被調低,呈現出淡淡的暗紅色,而素體生命的女體輪廓則用更加明亮的線條勾勒出來,數據顯示,它的身體並沒有因為衝擊波、破片和灼燒而產生任何損傷。

素體生命不緊不慢地從熊熊的火焰中走出來,片片火焰黏在那個灰白色身軀的多處地方,不過看起來根本就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效果。

素體物質對打擊、切割、腐蝕、高低溫等負麵作用都具備超乎想象的抗性,更難以想象的是,看似無機物的這種物質似乎還有擁有有機物的特性。我反複調閱之前記錄的戰鬥影像,盡管這些素體生命在身體出現損傷之後,很快就被消滅了,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的確出現了裂縫彌合的現象,相比起人體,這種愈合力足以稱得上快速。如果當時的戰鬥時間延長,而我們無法繼續對它們擴大傷害,那麼,那種身體龜裂的狀態將會在幾小時內完全修複。

而我的義體化身軀也具備相同的效果,想必完全將身體構造體化的莎也擁有類似的能力。

正如莎所說,構造體生命和素體生命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度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生命形態,通過對素體生命的觀察,就能夠清晰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力量。

素體生命沒有再次發射矛頭,走出火焰的它直接朝我和近江衝來,五十米的距離在兩秒內一躍而過,這種速度相比起我的偽速掠相當緩慢,也沒有超越視網膜屏幕的觀測能力,不過完全超出我所見過的魔紋使者的平均水準,在曾經見過的素體生命中也處於平均水準。

我抱著近江,抬起刀狀臨界兵器硬生生擋住了揮劈而來的雙頭矛。撞擊的力量讓我後退了一步,視網膜屏幕彈出這次攻擊的力量數據。去除五十米的加速增加的力量,這個素體生命的力量位於平均中上的水準,和我的力量相差不大。不過,這次揮劈並不是單純的一擊。出於雙頭矛的長度,它和我之間的距離並不足以讓我踢中它,當我試圖將抵在刀狀臨界兵器上的雙頭矛推回去時,來自前方的力量陡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