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29 實戰檢測(1 / 3)

憑借偽速掠能力的速度優勢,我隨時都能帶著近江甩掉這個素體生命,不過,甩掉它沒有任何意義。在進入研究所核心之前,我認為自己應該弄清楚敵人的研究到底已經進行到何種程度,無論之前的那些安全代理素體,還是現在的這個能夠使用法術的素體生命,都是敵人研究的成果,隻有和它們進行交手,才能理解敵人正在進行的研究究竟會對它們自身的實力帶來怎樣的提升。這個素體生命很可能並非研究的最終成果,如果麵對它時隻能選擇撤退,無法將它擊敗,就算完成了莎的任務又有什麼用呢?

說到底,我們的戰場並非是這個三十三區,而我的最終使命也不是收複三十三區。敵人的研究將會因為我們的行動逐漸改良,並應用到正常世界中,因此,要了解敵人,就不能避開這場戰鬥。

對敵人而言,這場以研究所為核心的攻防戰就是一場技術改良的測試,對我而言,又何嚐不是一種對敵人正在穩步上升的實力的一種試探呢?

灰霧漩渦開始在前方五十米處形成,在開闊的視野裏,距離變得容易判斷起來,腦硬體開始綜合在素體生命屢次使用傳送門時收集到的數據,從而計算素體生命使用這種法術的限製。進行單位生命個體傳送的最大距離應該在千米之內,這個推測的準確性高達百分之六十。而之前那種微型傳送門配合長矛攻擊時,微型傳送門所能企及的距離更短,這也許意味著,傳送距離和傳送門的體積成正比,同時,可以進一步猜測,傳送門的發動時間以及所消耗的力量和傳送門的體積成反比。

素體生命的強大在於它們異常的身軀,以及威力巨大的限界兵器和臨界兵器。除此之外,在之前幾次和素體生命的交手中,並沒有發現更多的手段。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就像是使用自身爪牙來狩獵的野獸,就算使用武器,也很少出現使用多種武器搭配的情況,無論這是因為它們更相信自己的身體,還是因為武器本身太過單一,這種情況都讓它們的戰鬥方式顯得十分極端,強悍但很容易受到針對性戰術的克製。

不過,如今它們應該發現了這一點,並開始嚐試進行改良,來自末日真理教的法術能力同樣源自統治局技術,但是這種變化多端的能力讓它們對戰場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加強大。不過,就如同我使用能力時需要消耗能量,對方使用法術時也要消耗一些東西——那些灰霧明顯就是產生法術力量所必須的媒介和消耗物。因此,和這種能夠使用法術的素體生命戰鬥的關鍵之處就在於,這些素體生命對法術這種力量的適應性,以及使用法術時必需的消耗品的製造、保存、攜帶方式和數量。

換句話來說,我想弄明白,素體生命所使用的灰霧法術究竟是一種多用途的外掛武器,還是能夠由素體生命自身特性產生的力量。如果素體生命自身就能夠產生灰霧,學習和使用法術,而不需要外物的輔助,那麼,它在這種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和效果又是怎樣,有怎樣的缺陷,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改良,又能夠從哪些方麵進行改良,這些改良又會導致戰鬥風格的可能性變化,進而綜合這些大量數據評估敵人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戰鬥力,從而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知己知彼。

盡管十分繁瑣,結論並不完全準確,結果將會出現大量的可能性,但仍舊是可以通過戰鬥來提高結論的準確性。

為了獲得最接近真實的評估,這個素體生命就是一個極好的觀察對象,我相信,對敵人來說也是如此。

離開金屬管道內部,在這個無比寬廣的環境中,才能夠在保護自身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對敵人進行測試。

提著雙頭矛的素體生命從灰霧漩渦中走出來,我沒有再趁這個機會進行偷襲,因為之前的偷襲結果已經證明,它的身上的確配備有針對我手中這把刀狀臨界兵器的防護罩。同樣是素體生命,它的身體強度在之前所見過的素體生命中隻是普通水平,速度也談不上快,更沒有飛行之類的特殊能力。如果沒有灰霧法術,沒有針對性的防護罩,它也許是我至今為止所遭遇的最弱的素體生命。

也許,正因為如此,它才被派出來進行實戰檢測。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防護罩和灰霧法術讓它的實力上升明顯,要戰勝這個家夥有些棘手。逃跑不成問題,但是,如果要擊潰它,首先得想辦法破除防護。

要消除防護,最基礎但也絕對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進行高強度的攻擊,能夠抵消臨界兵器效果的防護罩不可能不消耗能量,甚至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不過,這種生硬的蠢辦法同樣是在浪費自己的能量。我可無法保證,在這種消耗戰中到底是自己還是對方堅持得更久。一旦沒有足夠的能量,對我來說,就會連速度優勢都無法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