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0 擊潰(2 / 3)

足足過了五秒,我才受到畀的警示:那個素體生命在我們腳下一百米的地方出現了。由於視野被金屬管道擋住,而它距離我們的距離已經超過連鎖判定的範圍,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的位置。在素體生命的坐標在視網膜屏幕的戰場地圖上出現時,被攻擊鎖定的警報也在屏幕中彈出窗口。

十三個微型灰霧漩渦構成一種看似毫無規律的陣型出現在連鎖判定的範圍中,矛頭從大部分微型灰霧漩渦中射出來時,無法直接攻擊到我和近江,但是,隻要我和近江開始移動,躲開可能會被攻擊的路線,就會進入另一部分微型灰霧漩渦的攻擊範圍。

這是十分優秀的攻擊策略,換作其他人,就算不死也要手忙腳亂,但對我來說,這種攻擊方式其實沒有半點效果。因為,我的腦硬體可以比大多數人更快地對戰場情況進行實時分析,擁有連鎖判定這種能夠跨越障礙物的全景觀測能力,以及偽速掠帶來的高速移動能力。

如果這個素體生命無法在和我對戰的時候分析出我所具備這些的能力,它的攻擊幾乎都是無效的。

在觀測到微型灰霧漩渦之後不到一秒的時間,腦硬體已經反饋出最佳的行動路線,我抱起近江,發動偽速掠衝出金屬管道的邊緣,閃開貫穿金屬管道的矛頭射擊之後,朝素體生命所在的坐標躍下。與此同時,多炮塔基座也開始沿著金屬管道的表麵滑動,伴隨著我們一起向下落去。

我反複中斷和開啟偽速掠,就如同以前那種爆發狀態的間歇使用,讓自己的移動變得更加靈活。我踩住一根手掌大小的金屬管道,跳向另一根金屬管道,如此反複,如同橡皮球一樣在金屬管道之間彈跳,在交錯的金屬管道的縫隙中,我看到了,那個女性素體生命正佇立在幾十米下方的一條僅有腳掌寬的金屬管道上。從微型灰霧漩渦中射出的矛頭從我們身邊穿過,在連鎖判定的黑白色全景線構視野中,紮入另一端的微型灰霧漩渦中,又從另一個微型灰霧漩渦中朝我們射來。

十三個微型灰霧漩渦構成一張看不見的空間之網,矛頭沿著網線移動,不斷往返攻擊我和近江。

這種情況處於腦硬體的攻擊方式預測當中,甚至,腦硬體已經在視網膜屏幕的戰場全息地圖中用線段勾勒出這張巨網的大概模樣。這讓我和近江在下落過程中看似驚險,實際被擊中的幾率低於百分之十。

伴隨著我們落下多炮塔基座屢次撞斷下落路線的金屬管,但隨著形態的縮小和改變,輕易就穿過金屬管之間的縫隙,以行李箱的姿態擋住一發矛頭射擊,並在衝力的作用下落回近江的手中。

被矛頭擊中的行李箱部分被紮開了一個口子,但應該沒有對行李箱的性能造成任何影像。

我鬆開抱著近江的手臂,落在素體生命所在的這根腳掌大小的金屬管道上,提著行李箱的近江也在我身後穩穩站住了腳跟。

纖細的金屬管道向下一沉,我沒有任何停頓,直接以正常的速度朝前方的素體生命衝去。身後響起嗖嗖的噴氣聲,左右兩側各三條呈線狀的尾煙從管道下方越過。

近江發射的飛彈以弧線的軌跡向前方的素體生命奔襲而去。

素體生命提著雙頭矛和我對衝上來,飛彈從它的背後擦過,升到高處又追著它的身影俯衝下來。隨著我和素體生命之間距離的拉近,飛彈也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眼看就要被擊中,我傾斜身體,如同失足般從管道上滑落。

素體生命的雙頭矛紮在空處,六枚飛彈也在同一時間加速栽在它身上,在爆炸的一瞬間,氣溫瞬間降低,以素體生命為中心,周遭的空氣似乎被抽幹了,氣流加速朝那塊區域彙聚。伴隨金屬管道的斷落,失去立足之地的素體生命向下墜落,還沒有脫離那片溫度極低的區域,身體已經快速結起冰晶。素體生命試圖掙脫低溫的禁錮,但是眨眼之間就變成了人形的大冰塊。周遭開始出現大量灰霧漩渦,最大的一個正處於它的下方,而更多的微型灰霧漩渦則將我包圍,矛頭好似閃電一樣從漩渦中射出。

這一切都發生在兩秒之內。

彈幕從斜上方傾瀉下來,不斷轟擊大型的傳送門。灰霧漩渦開始的消散,我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素體生命身上,沒能躲開從視野外飛射而來的矛頭。來回三次的猛烈撞擊讓我就如同被擊打的棒球一般,身體不由自主地撞上側旁的金屬管道,並隨著第四次撞擊深深嵌了進去。

然而,這一係列的劇變無法阻止我揮動放射性灰粒子共鳴裝置。

振蕩衝擊波將上方的素體生命籠罩,及時出現的半透明球狀防護罩救了它一命。處於自由落體狀態的素體生命很快就脫離了振蕩空間,砸斷了幾根細幼的金屬管,從我眼前落下,重重摔在十米下方的粗大金屬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