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越過“男子漢”陷阱(1 / 2)

在中國人的一般觀念裏,男人從小就被授予男子漢大丈夫的美譽。長大後要成家,要立業,要在社會中有所成就,有地位,要名利雙收。既是妻子兒女可支撐的支柱,又是父母可依靠的大樹。還要麵對各種激烈得近乎殘酷的來自社會方方麵麵的競爭。男人不得不選擇堅強。

在這種高壓的作用下,男人的心理壓力逐漸地增加,使得男人心裏憔悴,處在心理亞健康中。作為男人,不妨換一種思考方式,跳出壓力的藩籬,不做“男人”的奴隸。

再強的男人也是肉體凡胎,隻有將男人的“男子漢”心結打開,才能還原一個真實的男人、優質的男人。

曉祥是個帥氣的小夥子,當他出生時,他的祖輩及父母為他的性別歡呼和自豪過,可如今,他竟萌發了換個性別的強烈願望。

為什麼有這樣想法呢?曉祥說:“作為男人,自從一生下起便注定必須承擔傳宗接代的任務,男人長大後,得為前途而奮鬥,得為女人而奮鬥;結婚後,成為一個大男人啦,還得為房子麵包而努力,為老婆為孩子而奔波……所有這些,你不能叫苦,因為你是男人。”

男人是什麼?

曉祥說:“男人隻是女人的奴隸,但他自己說是女人的保護神。所以男人不能流淚,不能撒嬌;男人還是孩子的奴隸,為了孩子口中的爸爸有個響亮的頭銜,你得拚命工作,爭著在上司麵前拍馬屁。總之,你得保護妻子和孩子以及一切你所愛的人不受侵犯,讓他們平安地過好日子,因為你是男人。”

男人難,剛出娘胎就被戴上了男子漢的桂冠,從小到大遇有不順心之事,眼淚是不能輕易流出來的,要不馬上就會有人說:“男子漢流血不流淚,不哭,男人不哭!”在這種強化的性別教育下,男人不得不強,不能不強,男人必須“活出男人樣”。就連那剛懂點兒事的男孩子,趁洗漱之時也會在鏡子前,兩隻胳膊向上成九十度直角,閉住呼吸,用盡全身力氣,看看自己肌肉是否發達,看看自己是不是個男子漢?

其實,男人的剛強是社會鍛造的。由於社會的定位,被人強加為剛強和負主要責任的特征,並自小就自動接受了這種準則的強迫:你是男子漢,不能和小女孩一樣。眼淚汪汪的女孩會招來同情,而流淚的男孩會遭人輕視。女人可以在災難麵前放聲大哭,男人卻必須一聲不吭,將所有的壓力默默地壓抑在心裏。女人的喜形於色是天經地義,而男人不應該輕易流露感情,他們遇事應當麵無表情、眉頭緊鎖,處理起事來冷靜果斷。

男人還要有頑強的攻擊性,他們就像荒原上為生存廝殺的狼,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也不應該停下來喘口氣,而女人則可以安全地躲在男人身後享受保護,即便最缺乏攻擊性的男人也被逼迫到人群中拚個你死我活,否則男人便無立身之地。

男人就像一棵樹,要給予家人一個或大或小遮風避雨的安全港灣,而他必須咬緊牙關去經受烈日的曝烤、抵禦狂風的襲擊、接受暴雨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