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想,開了幹雜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人生幾十年,如果不想在一個10平米的幹雜店內耗過,你就得想到底哪件事更有前途。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鬆,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幹雜店不是不可以開,而是看你以怎樣的態度去開。當作一件事情,它就隻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是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都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
作為事業的幹雜店,它的外延是在不斷擴展的,它的性質也在變。如果別的店隻有兩種醬油,而你的店卻有十種,你不僅買一贈一,還送貨上門,免費鑒定,讓人了解什麼是化學醬油,什麼是黃豆醬油,你就為你的店賦予了特色;你口碑越來越好,漸漸有人舍近求遠,穿過整個街區來你的店裏買醬油,你終於舍得拿出2000元錢去注冊商標,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無形資產;如果你的規模擴大,你想到增加店麵,或者用連鎖的方式,或者采取特許加盟,你的店又有了概念,有了進一步運作的基礎。
任何事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樣去做。是把它當一件事情,還是一項事業來做。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惟有以做事業的心態去開拓人生,才會有最豐盈的人生。
建議三:做事情一定要按規矩來。
現在的社會,做什麼事情有要講求規則,都要在一定的規則的約束下進行。比如,籃球比賽也籃球比賽的規則,而且美國NBA的規則與其他國家的規則也不一樣,如果在世界錦標賽上,美國的運動員還按國內的規則去打,空白就要吃虧;經商有商規,如果你拿搞學問的那一套來做生意,恐怕也難說不栽跟頭。
建議四:在合法避稅上找回一些利潤。
在猶太商人的觀念中,他們既信守“絕不漏稅”,但是他們為了多賺點利潤,也在稅收上想了不少點子,最後的答案是兩個字:避稅。善於“合理避稅”是猶太人的護錢之道。
猶太人避稅的做法是這樣的:
(1)讓避稅行為發生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許可的限度內,做到合理合法。
(2)巧妙安排經營活動,努力使避稅行為兼具靈活性和原則性。
(3)研究有關稅收的各種法律法規,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麵比國家征稅人員更懂稅收。
其實我們每個人苦心經營各自的一方天地,並沒有多少時間運用他們高超的智慧去思考如何避稅。避稅不應是理財的根本目的,即使是一個天才避稅者也不能夠通過避稅邁人富人的行列。它的根本目的應在於促使自己對自己的理財方式進行更加細致的思考,進一步提高經營理財水平。
建議五:爭使自己成為這一行的行家。
你必須對所從事的行業特別了解,而且要深入,能掌握別人不能掌握的技術,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市場和利潤點。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那就要專注,力爭使自己成為這一行的行家。
這就好比茫茫大海,有很多魚,也有很多適合釣魚的水域,但是你必須有所選擇,不能也不可能四處遊曆。等定好了合適的水域,你就要專注於此,關注風向和動靜,撒下香料和誘餌,等著魚兒上鉤。然後,眼睛必須盯著那個小小的浮標,隻有這樣才有可能釣到魚,前期的投資和花費的心血才能得到回報。隻有專注,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智力在一個時間裏完全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
尋求財富和在大海中釣魚的道理是一樣的。實現財富和成功的途徑有很多種,可以投資的行業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你必須專注於你能力和精力所及的其中一個或幾個行業。當你確定了一個目標後,你就必須全力以赴,這樣才能實現你的目標。如果你今天想做這個產品,明天想做那個產品,到頭來,你會因為欲望太多,分散精力,人生也會因此失去規劃,也就談不上聚集財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