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使你的資產活動起來(1 / 2)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永恒的,惟一不變的就是“變”。

人需要像水那樣因時而變,取決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規律——變。根據數學家霍金的推斷,宇宙自身也是一個從大爆炸而來,又在不斷膨脹的空間。可以說,宇宙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這個世界也是一個永遠運動、永遠變化著的大係統。我們生活在變化的環境中,自身也在不知不覺地變化著。

銀行存款和現金相比,現金當然是最可靠,雖不獲利但也不虧損。小心謹慎而有精明的商人當然是在二者擇一的條件下擇其後者。

想借助銀行來求得利息,能夠獲得利潤的機會不大。因為,將大量的錢存在銀行的確可以獲得一大筆利息,但是物價在存款生息期間不斷上漲,貨幣價值隨之下降,尤其是存款本人死亡時,尚需向國家繳納繼承稅。這是事實,幾乎世界各國都如此。所以,無論多麼巨大的財產,存放在銀行,相傳三代,也不會增值多少。

美國通用汽車製造公司的高級專家赫特,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私人公司裏,追求利潤並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錢如何用活。”

這個道理,許多善於理財的小公司老板都非常清楚,但並不是每個商人都能真正地利用到實際中。往往公司有點盈餘,他們生出膽怯想法,不敢再像以前創業時那般敢想敢做,總怕手中僅有的錢因投資失敗又化為烏有,於是趕快存到銀行,以備應急之用,似乎這樣做更安全一些。

雖然確保資金的安全乃是人們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當今飛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經濟形勢下,錢應該用來擴大投資,使錢變成“活”錢,來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些錢完全可以用來購置房產、鋪麵,以增加自己的固定資產,到10年以後回頭再看,他會感覺到比存銀行要增很多利,你會看到“活”錢的威力。

把錢用“活”,時代使然。商品短缺時代,“囤積居奇”發大財,然而在商品過剩、現金為王的今天,最重要的發財手段就是在產品更新換代之前“快速出手,多多出手”。

過去,最有效的賺錢手段是賣高價——提高利潤率。今天,最顯著的賺錢手段已變成提高周轉率。過去利潤高但是最終賺錢少,因為賣得少;今天利潤低但是最終賺錢多,因為賣得多。價格戰曾經備受責難,那是因為它損害了尚未開竅的、遵循傳統利潤模式的別的廠商的利益,但毫無疑問卻受到了鈔票最熱烈的追捧。

“轉=賺”,這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商業特征。

“賺=轉”,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多暴富者遵循的商業準則。

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周轉方式和周轉周期。房地產幾年才能交差,保暖內衣以一年為期,以月為周期的行業更是數不清楚。你可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加快周轉,如格蘭仕;可以提高品牌含金量刺激購買實現周轉,如海爾;你可以扁平化,如美的;可以零庫存,如戴爾。總之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你必須殫精竭慮,必須食不甘味,必須為改變資金周轉率有所作為。

縱觀曆史演變,恰似一瀉**,浩瀚泛波奔湧不息,一刻不停地向前方奔流。隻有螺旋式的上升,沒有倒退式的往複。因此海爾的張瑞敏就曾經提出“斜坡球體論”理念,即一個企業在越做越大的情況下,必須依靠兩個力:一個是止動力,不能讓球從坡上滑下來,要不斷提升基礎管理;另一個是上升力,即創新,要讓球繼續往上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