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負債也是一種資產(1 / 1)

負債也是一種資產,有錢也不付全款。

世界著名船王洛維洛的發家史應該說起源於其負債經營,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連買一條舊船的錢也沒有,起初他向朋友借了一筆錢,淨賺了1000美元。他想:借貸對於一個一貧如洗的人創業是多麼重要,如果沒有朋友借給自己的錢,又哪能賺回1000美元。如果自己從銀行貸到一筆錢,先買下一艘貨船改裝成油輪,然後自己經營,不是就可以走出困境嗎?

經過-番周折,洛維洛用銀行貸來的第一筆錢買了他所要的舊貨輪,改裝成油輪租了出去,然後用分紅作抵押,又向銀行借了一筆錢,再去買另一艘船。

隨後,他用同樣的方式,不斷地抵押貸款,最終將貸款本息逐步還清,而他亦成了真正的世界著名船王。

曾幾何時,欠債是貧窮的標誌,但如今許多“富人”也開始借錢,他們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通過借貸來擴大經營,借錢生錢,負債經營,對於許多白手起家創業的人不失為一條道理,如果這個風險你不冒,你一步也邁不出去。

負債不可怕,隻要有思路,有事業在,撒出去的前一定能賺回來。如果手中握著大把的錢,卻不知道該做什麼項目,沒有投資方向,也就是錢花不出去,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花,這才是真的可怕。

張小偉今年29歲,是某外資銀行的一名高級白領。張小偉在日本讀的大學,專業是金融管理學,之後又去美國學習,獲得了金融MBA學位。畢業後曾在美國的某投資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跳槽進了現在這家銀行之後就再也沒挪動過,是公認的投資和資金流領域的專家。

2008年,他以自己的名義購買了一套公寓。張小偉曾經在日本分公司裏工作過幾年,除了這段時間之外,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結婚之後,也是如此。張小偉年薪40萬左右,隻要他願意,他隨時都可以買個公寓搬出來,構建自己的小家庭。

不過,張小偉自認為作為家裏唯一的兒子,伺候父母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幾年來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不過,隨著漸漸長大,出於對未來的考慮,張小偉做出了購買一套公寓的決定。多年來將兒子的孝心看在眼裏的父親願意為兒子的公寓支付一定的“後援金”,但張小偉拒絕了,他選擇了從銀行貸款。

為了不給父母親增加額外的負擔,從而拒絕了父母的資助,張小偉的行為合情合理。不過,年薪40萬元的他還要選擇非從銀行貸款購房不可,確實讓人有些不解。對此,張小偉說:“理由有二:第一是孝心問題,其次,負債也是一種資產。”

【心理專家點評】

在中國人的心裏,欠債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有的人買了一套房子,欠了銀行幾十萬元,就十分緊張。一想到要還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這麼多的債務,心裏都發涼。許多人因此盡可能地減少償還時間以便減少須支付的利息額度,每當手頭稍有充裕,第一件事就是往銀行跑。

假設某信用不良者每個月除了生活費之外,還有2000元的富餘錢,這時,他會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呢?一般來說,為了重新恢複信用身份,他會將那2000元悉數用來還債。

雖然這是一種很正確的行為,但更為正確的方式是:用500元去還債,而把剩下的1500元投資出去。早一點摘掉信用不良的帽子,還是晚一點摘掉信用不良的帽子,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尋找新的‘投資種子’,並為其澆水,讓其發芽,並長成大樹。

建議一:管理好自己的債務。

債務實際上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本錢。男人應該明白如何積極地活用債務,巧用他人的錢去投資,並取得較高的收益。隻要活用負債,債務就會成為提升收益的杠杆。債務不是令人畏懼的魔鬼,而是你管理的對象。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時,要把握好機會,用借來的債投資時,要管理好風險。不知道管理風險、一味回避風險的人是不會賺到錢的。

建議二:有錢也不付全款。

假如兩人同時從銀行貸款42萬元買了一套價值60萬元的商品房。視銀行高利息為“洪水猛獸”的甲,隻想盡快還掉壓在身上的42萬元,於是將儲蓄款40萬元拿了出來,又給朋友借了2萬多。甲不光沒有了裝修的錢,還省吃檢用,每月咬牙再省出一部分還親戚的錢。

相反,乙沒有動用存款,分20年來償還30萬元的房貸,年利率是6.48%。乙現在的存款還有22萬,但每月需支付的房貸卻隻有2297.17元。與甲一樣,乙也省吃儉用,但他沒有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40萬元拿去還房貸,而是將剩餘的錢拿去裝修,又開了一家店。

誰的生活更精彩,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