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賺來的,而不是攢來的。隻知道攢錢的人永遠發不了大財。
猶太商人有白手起家的傳統,現在世界上許多猶太大亨發跡也不過兩三代人,但猶太商人沒有靠攢小錢積累的傳統。猶太人不僅愛錢,對於如何得到錢也有獨到的見解。立足於賺錢而不是攢錢,是猶太商人獨有的經營哲學。
這裏有一則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卡恩站在百貨公司的前麵,目不暇接地看著形形**的商品。他身旁有一個穿戴得很體麵的紳士,站在那裏抽著雪茄。卡恩恭敬地對紳士說:“您的雪茄很香,好像不便宜吧?”“兩美元一支。”“好家夥……您一天抽多少呀?”“10支”“天哪!您抽多久了?”“多年前就抽上了。”“什麼,您仔細算算,要是不抽煙的話,那些錢就足夠買這幢百貨公司了。”“那麼說,您也抽煙了?”“我才不抽呢。”“那麼,您買下這幢百貨公司了嗎?”“沒有啊。”“告訴您,這一幢百貨公司就是我的!”
誰也不能說卡恩不智慧,因為第一,他賬算得很快,一下子就計算出每支2美元每天10支,40年的雪茄煙錢可以買一幢百貨公司;第二,他很懂勤儉持家由小發大的道理,並身體力行,從來沒有抽過一支2美元的雪莎。然而,誰也不能說卡恩有“活智慧”,因為他雪茄沒抽上而百貨公司也沒攢下,不得不對紳士表示恭敬。
在業務方麵,猶太商人精打細算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成本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價格能高一點就高一點,利潤一定要算稅後利潤,以免白為稅務署做貢獻。但在生活上,類似於每天吸2美元一支的雪茄10支,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像英國猶太銀行家莫裏茨·赫希男爵那樣,在莊園裏招待上流社會人物,在曆時2周的款待中,其他不說,光是狩獵遊戲中賓主射殺的獵物就達1.1萬頭,這畢竟是不多見的。但即使節儉到冬天不生火爐的上海猶太商人哈同,也舍得以70萬兩銀元修造了上海灘最大的私人花園愛儷園,並經常在花園中舉行“豪門宴”。猶太商人的這種總體上的生活方式,令同為當今世界著名商人的日本人歎為觀止。
錢是靠錢賺回來的,不是靠克扣自己攢下來的!猶太商人的投資大多集中於金融業等回收較快的項目上,他們崇尚的是“錢生錢”而不是“人省錢”。靠辛辛苦苦攢小錢的人是不可能有猶太商人身上常見的那種冒險氣質的。
【心理專家觀點】
什麼是錢?很多人以為放在自己的口袋裏或存在銀行的鈔票就叫錢。猶太人絕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最不懂錢的人就是隻知“省錢”,不知“生錢”的人,這種人是金錢的犧牲品,根本不懂得真正的愛錢之道。什麼叫真正的愛錢之道呢?那就是讓錢生錢。
建議一:強迫儲蓄,定期投資。
假如你采用“零存整取”、“定期定額”等強迫性的儲蓄與投資,對於你來說是理財的最佳手段。因為你的部份資金會自動轉到投資帳戶,眼不見為淨,幾年後成效絕對令你滿意。
建議二:有錢不置半年閑。
這是一句相當富有哲理的理財經。就是說做理財時使用資金要合理,想盡一切辦法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少利息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