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寺內的午齋時間到了,每逢此時,都會有一個呆頭呆腦的和尚送飯到這裏,這和尚法名空呆。他是現任達摩院首座智能禪師的一名弟子,由於性情愚鈍、悟性不高,所以學不到智能禪師武學的四分之一。但他忠厚老實,與人友善,不善爭辯。智能鑒此情況,幫他取名空呆,希望他傻人有傻福。空呆一日三餐都會送齋飯到這裏來。
所以,這麼多年來,他與智心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也是智心未出江湖前的第一位朋友。智心也經常捉弄空呆,不過,那都是逗著他玩的。空呆比智心大十七歲,所以智心稱之為“呆叔和尚”,有時直接稱之為呆叔,這似乎不是佛門人的稱呼。而空呆叫智心為小師叔。
空呆這次送飯過來少不了又要被捉弄一番,空呆每次都是“先聲奪人”,人未到聲先到:“智心小師叔,我送齋飯來了。”然後人才出現在住院裏。
突然,空呆的後腦好像被什麼東西彈了一下,他急忙回頭,不過沒看見人影。可是後腦又被彈了一下,他又回過頭,這樣重複了幾次,但他還沒發現異常。由於他動作遲鈍,使人看上去十分好笑。最後,智心從他身後躍了出來,沒勁地說道:“怎麼每次都是這樣你都不發覺。”
“都是我笨手笨腳的。”空呆說著摸摸自己的腦袋“嗬嗬”地笑著。
了智禪師在竹屋裏遠遠地看見了,也不由微微地笑著,似乎對這樣的事已司空見慣了,隻要不玩出格,也不去理會。這時,他也從榻上移步出來。然後對空呆道:“空呆,你把齋飯放下就可以了,你還有沒有事要相告,沒有事就回去吧!”
“是,師叔祖。”空呆放下了齋飯,然後轉身想走。可是他忽然想起師父智能禪師有一件事要轉告師叔祖。
“噢!對了,師父有一件事要我告訴您,他說昨晚有十多個黑衣人夜闖藏經閣,似乎要找什麼東西。”
了智聽到這事,心頭不由微微顫抖了一下,急著問:“後來怎麼樣?”
“後來十多個蒙麵黑衣人被師父以及眾師兄擊退了。”
了智似乎陷入了沉思,他預感到好像有什麼事要發生似的。因為這十多年來,少林寺從來沒有什麼事發生,怎麼會突然有十多個黑衣人夜闖藏經閣。
十多年來,了智從不過問寺內的事物,更不過問江湖上的事。然而這事來得太蹊蹺了,他不得不問:“你師父查出這十多個黑衣人是哪個門派沒有?”
“師叔祖,師父他說當他追到寺外就不見了他們的蹤影,顯然是有備而來。”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記得叫你師父多派人手守護藏經閣。”了智說完後,便拉著智心的手進去用齋了。了智一邊吃飯一邊思考著剛才那件事。智心看到了也不由問道:“師父,你在想什麼。”
了智笑道:“沒什麼,吃飯吧!等會到那空地等我。”
於是,兩人開開心心地吃完了飯。了智有一個習慣,每逢飯後都會有半個時辰的打坐,智心也在那空地上玩耍。
半個時辰後,了智輕輕地從靜心齋裏走了出來,臉帶微笑地看著智心。智心雖然隻有十歲,但身高已到了智的肩膀,再加上他長年的挑水砍柴,身體紮實強壯,體魄寬大,腳步穩健,可以說是練武地必備條件。其實,這都是了智從小讓其鍛煉出來的結果,挑水砍柴可以強身健體,但最主要的是讓其在山間吸收破曉前天地間的那股純正之氣。它不僅可以培本固元,而且是練武之人最原始的氣息。
這五年來,了智教他的吸收與吐納之法,已使智心體內各經脈有一絲絲微弱的氣息在流動,隻是智心不知道而已。了智這時對智心道:“徒兒,練功是很辛苦的,你怕不怕辛苦?”
“師父,徒兒不怕苦!”智心很肯定地回答。
“好,聽到你這樣說,為師很欣慰,你現在去拿兩個袋子過來,每個袋子裏都裝著十斤的沙土。”
“是”智心很快地將兩袋沙土拿了過來。
了智看了看這些材料道:“把這兩袋沙土分別綁在你的兩腿之上,然後從這裏跑上少室山峰頂,然後再跑回來。”
智心遲疑了一下,這哪裏是練輕功,分明是重功。但智心沒有問為什麼,回答一句“是”,便立刻綁好了沙袋,直朝峰頂跑去。剛開始時,智心覺得很輕鬆,後來越跑越沒勁,直到最後寸步難行。但智心還是憑著堅強的意誌力,終於爬上了少室山峰頂。回來時還比較輕鬆,但還是時跑時走,終於回到了竹院空地。
了智這時在空地裏等著,也為他計算著時間,足足花費了一個時辰,回來時還長籲短歎,滿頭大汗。了智叫他脫下沙包時,腿上還有一條長長的裂痕。了智這時早就準備了多年研製的醫治內外傷的“回春丹”,一顆融水,再將藥水塗在受傷處,片刻便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