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謂規矩就是原則。大者為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指令、法律法規,小者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管理製度、行為準則、道德規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原則,就會失去方向;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原則,就會失去秩序;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原則,就會失去效率;一個人如果沒有原則,就會失去自由。
然而,由於地域環境的差別,風俗信仰的迥異,社會形勢的變遷,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政策製度不能完全適合當地的情況,當時的局麵,當下的情勢,就需要因地製宜,因時就勢,靈活變通地落實國家政策,履行相關規章製度。如果還一味地生搬硬套,隻能是“刻舟求劍”,事與願違。這就涉及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問題。
對於領導者而言,所謂原則性,就是指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遵循其精神實質,保證它的統一性、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按照其規定的要求去做,全麵地、不折不扣地實現政策目標。所謂靈活性,是指在不違背政策原則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堅持從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因時因地製宜,使政策目標落到實處,取得效果。
案例
鄧小平怎樣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效結合
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訪問時,談及接班人問題,對鄧小平有這樣的評價:既有原則的堅定性,又有高度的靈活性,是我們黨內難得的一個領導人才。毛澤東的這個評價是十分精當的,鄧小平同誌在實踐中,很多工作都是完美體現出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典範。
1952年7月,鄧小平同誌調到中央工作,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後兼任政務院交通辦公室主任和財政部長。1953年夏季財經工作會議後,鄧小平覺察到財政部的大多數幹部都比較謹慎,主要是怕犯錯誤。鄧小平就在部辦公會議上明確地說:“你們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今天我同你們約法三章,我到財政部後,決策方麵主要靠你們反映情況,如果你們反映對了,我決策錯了,這個責任由我負;如果你們反映的情況錯了,我根據你們反映的情況作了錯誤的決策,這個責任就要你們負,這叫職責分明。”鄧小平的幾句話,把在決策問題上的職責分得清清楚楚。
鄧小平同誌提出的“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是善於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的典範。對於維護祖國統一,是原則問題,鄧小平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後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另一方麵,“一國兩製”也體現了照顧曆史實際和現實可能的靈活性,承認社會製度和生活方式的現實,充分照顧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利益和現實,使“一國兩製”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保證這些地區在祖國和平統一後繁榮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