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1 / 1)

在遙遠的白堊紀,一隻魁梧的盔龍正在悠閑地吃著青草,突然遠處出現了一隻可怕的肉食性恐龍,盔龍立即放棄了口中的美食,跳入麵前的湖中,用其不大靈活的遊泳技術逃開了。令人不解的是,這隻盔龍有著如此魁梧的外形,看起來像一個不可一世的強者,它為什麼不靠自己龐大的身體反擊呢?難道它的外表隻是一個偽裝?

偽裝一:怪臉盔龍長約10米,重5噸。它長著一張鴨子一樣的臉,看起來十分古怪。

雖然盔龍的嘴巴裏藏著上百顆牙齒,但它的嘴前端一顆牙也沒有。就這些牙齒的位置和鋒利程度來看,它們隻能用於咬碎植物。盔龍通常在晚白堊紀的針葉林和灌木叢中尋找食物。它用後肢站立,身高足可以使它向現在二層樓的窗戶裏張望。但這個龐大的身軀也並沒有幫上它什麼忙,它的前肢極其短小,尾巴又長又胖,顯得十分笨重。

偽裝二:頭冠盔龍的頭上頂著一個頭盔似的頭冠,這個頭冠雖然看起來高高在上,但實際上是中空的,十分脆弱,根本不能達到撞擊敵人的目的;而且這個頭冠有著鮮豔的色彩,恐怕盔龍自己也不舍得拿它來做什麼劇烈運動吧。在盔龍頭冠化石中,科學家發現:幼年盔龍和雌性盔龍的頭冠都比較小;因此,頭冠可能隻是成年雄性盔龍吸引異性的工具。

偽裝三:帶爪的指(趾)性情溫和的盔龍不是天生的好戰者,它們的身上沒有盔甲、棘刺,因此隻能依靠敏銳的視覺和聽覺去預防不測。猛地一看,盔龍前肢的掌部長著4個帶爪的指,後肢也有三個帶爪的趾頭,這些爪子很大,似乎能讓其他動物望而生畏;但其實,這些爪子很鈍,沒法給敵人造成傷害,根本達不到攻擊的效果。這說明,在遇到敵人的時候,它隻能選擇逃跑。

偽裝四:鳴叫盔龍可以發出聲音,還會用臉上的皮囊加大聲音。但這種聲音就像青蛙發出的呱呱聲一樣,沒有實際的作用。當這個皮囊鼓起來成球狀時,隻是盔龍給同類傳遞報警信號或吸引異性的手段而已。但是,設想一下,在白堊紀晚期一個春天的傍晚,突然一陣驚人的吼叫聲打破了曠野上的安詳和寧靜,一群盔龍叫聲四起,這很可能會嚇唬住掠食動物,使敵手在決定向它發動進攻前,三思而行。

智慧的恐龍

雖然盔龍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老天對它給出了特殊的照顧。在這個“笨龍當道”的白堊紀裏,盔龍有著一個較大的腦子,科學家通常都把恐龍腦子的大小當做評判它們聰明與否的重要依據,由此盔龍應該是一種比較聰明的恐龍,相信它能用智慧來逃生。此外,盔龍頭骨上的眼孔也很大,所以它應該有不錯的視力,可以幫助它及時發現敵人並提早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