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1 / 1)

1913年,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發現了一具蘭伯龍骨架化石,它的出土震驚了古生物學界,因為這隻恐龍似乎生來就是個防禦高手。它頭上頂著一把“板斧”,時刻警戒著外界的威脅;它有一張鴨子一樣的臉,扁扁的嘴讓它看起來是那麼不可親近;它的全身就像充滿警鈴,隻要輕輕觸碰,就會招來麻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蘭伯龍有哪些讓人“隻可遠觀”的特點吧!

警報係統

蘭伯龍的皮膚上有卵石狀花紋,上麵的鱗片鑲嵌在一起組成有規則的圖案,這似乎在時刻警告著敵人不要靠近。蘭伯龍擁有銳利的視覺和靈敏的聽覺,會時刻注意著危險的來臨。當受到驚嚇時,它會用兩條強壯的後腿奔跑。蘭伯龍的頭冠裏有一條垂直的管道與鼻管相通,而這條管道可以用來製造共鳴、放大聲音。科學家猜測,蘭伯龍會利用這條管道發出聲音來通知同伴逃離,這就是它的警報係統。

永遠的利齒

蘭伯龍有一塊2米長的巨大頭骨,口中長有上百顆小而尖的牙齒,雖然這些牙齒隻能用來嚼碎鬆針、嫩枝和鬆果,但是在其他動物看來卻是很可怕的警示。更為可怕的是,無論你什麼時候看蘭伯龍的嘴,那些牙齒總是完整、鋒利的;原來,當舊的牙齒被磨損後,蘭伯龍就會馬上長出新的牙齒來替換“殘兵”,因此,直到蘭伯龍年老時,它的牙齒都是鋒利的。這也是大多數鴨嘴龍類共有的特征。

頭戴“板斧”

蘭伯龍身上最讓人驚歎的部位就是它的頭冠,這個頭冠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是一個冠狀物,後半部分則是一個短角,連在一起就像是一把板斧。冠狀物就像板斧的利刃,而短角像是把手一樣。

時刻頂著這樣一把板斧,恐怕別的動物都會望而生畏了吧!在對蘭伯龍的頭冠化石進行比對後,科學家發現雄性蘭伯龍的頂飾要大些,因此這個頭冠可能是蘭伯龍區分性別的標誌。

逐水草而居

蘭伯龍像是一個天生的貴族,它總會選擇優雅清淨的生活環境來防止自己被別人打擾。它以植物為食,而且喜歡在水邊生活。吃飽以後它可能會去水塘邊喝水,說不定還會在水裏泡上一陣,就像今天的水牛一樣。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蘭伯龍化石大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

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白堊紀末期,這些地區植物生長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蘭伯龍可能會通過遷徙的方式來保證時刻吃到新鮮的植物。

知足常樂

別看蘭伯龍外表優雅高貴,其實它並不是一個挑剔的貴族,它很容易滿足。蘭伯龍不挑食,它從來不會在植物上挑揀出那些細小的嫩枝來吃,總是“熱情”地接受植物的所有部分。這份“熱情”是有原因的,蘭伯龍的喙部很寬,它無法用嘴來細致地完成挑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