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一章(1 / 1)

眾所周知,白堊紀是恐龍最後的輝煌時期,大多數恐龍已經進化得十分完美,其中有一類非常特殊的恐龍就是腫頭龍。它們區別於其他恐龍最大的地方就是它有著厚厚的頭骨,它們也因此被人們認為是恐龍家族中最醜的一員。它雖然很醜,但是它很溫柔。下麵,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腫頭龍的內心世界吧!

不可小覷的腦袋

雖然腫頭龍的頭部大大影響了它的美觀,但這是它不可或缺的防身武器。

腫頭龍的頭顱骨後麵有一塊突出的骨質棚,厚度約為25厘米,形狀看起來就像一個保齡球。由於這塊頭骨過於厚重,以至於它頭骨上的空洞也被封閉了,這就又加重了它的頭部重量。想必,當時要是有肉食性恐龍對它發起攻擊的話,腫頭龍會毫不猶豫地低下頭,全力撞向敵人!

素食主義

你想不想知道腫頭龍這種奇怪的恐龍到底以什麼為食呢?不過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也還是確定不了它的食物到底包括些什麼。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牙齒構造和同時代的鴨嘴龍和角龍類恐龍差別很大:它的牙齒不能嚼爛那些纖維豐富的堅韌植物。因此,有人猜測,腫頭龍的食譜中可能都是一些容易咀嚼的食物,這可能包括植物的種子、果實和柔軟的葉子,或許昆蟲也會是它的食物之一。

勇於拚搏

腫頭龍還是一類很上進的恐龍,它們喜歡過群居的生活,並且很看重群體的領袖。於是,所有年輕的“有誌之士”就紛紛加入了家族領袖的競爭中。成年的雄腫頭龍就會像現在的山羊一樣,彼此之間用頭來進行碰撞,勝利者就可以在群體中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成為群體的領袖。

在繁殖季節時,它們也是以這種方式來一決勝負,勝利者就可以與心儀的雌腫頭龍進行交配了。

團結集體

雖然存在著內部競爭,但總體來說,腫頭龍還是一個團結的家族。它雖然有一個厚厚的腦袋,但這個腦袋不能幫助它抵抗一切掠食者的襲擊,因此它們十分依賴群體。如果一隻大型肉食性恐龍打算進攻一群腫頭龍的話,腫頭龍們會馬上圍成一個圈,將敵人包圍在中間,然後低下頭,用頭顱來對著它,讓敵人成為“甕中之鱉”。

綿延的家族

腫頭龍科恐龍最早出現在白堊紀早期,並一直生存到白堊紀末,是存在時間最久的恐龍之一。到目前為止,人們共發現了10餘種腫頭龍科恐龍,圓圓的頭顱和加厚的頭蓋骨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征。除腫頭龍外,冥河龍、劍角龍、傾頭龍、脹頭龍等也為人們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