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耐力(1 / 1)

端木蕻良

鴿子和駱駝相比,同樣都有耐力。它們的耐力是堅強的,漫卷的黃沙和凶猛的台風在它們麵前,都為之失色……鴿子,在天空飛著。人們把鴿哨拴在它的腿上,從天空裏,便飛來悠揚的哨響。

天是晴朗的,隻有一兩片白雲。鴿子在空中盤旋。鴿子的翻騰,從哨子發聲的波折中,也可以聽出來。

鴿子一群一群地飛著,在羅馬的古堡上空飛著,當但丁第一次和貝特麗絲相遇的時候,鴿子就在那兒飛著。鴿子在天安門前飛著,在北京城剛剛建造起來的時候,它們就在這兒飛著。

鴿子有鳳頭的,有黑翅的,有純白的,還有帶芝麻點兒的。但,翅膀都同樣的矯健。

鴿子的眼睛,透著愛的光。它會把食物用嘴吐出來喂養小鴿子。

據說鴿子老了,它孵養的鴿子,也會來喂養它……鴿子的翅膀,沒有海鷗那麼長,也沒有鷂子那麼大,更沒有鷹那麼會在高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卻比它們的都強……鴿子是喜歡群居的,但也能單獨飛行,在它完成最遠的行程的時候,常常是在單獨的情況下做到的。

在這個遠程的飛行裏,它幾乎沒有東西吃,也沒有水喝,就是不停地飛。不達到目的地不停止。鴿子橫渡海洋,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飛行。在海麵上沒有什麼可吃的,海水也是不能喝的,半途也沒有地方歇息,要是有岩石的地方,那已是到了海的那一邊了……駱駝能征服沙漠,鴿子能征服天空……駱駝不會像馬那樣奔馳,鴿子也不像海燕那樣遨遊。但鴿子和駱駝相比,同樣都有耐力。它們的耐力是堅強的,漫卷的黃沙和凶猛的台風在它們麵前,都為之失色……它們的耐力,使它們總是能到達它們要去的地方。在沙漠裏幾乎找不到中途倒在沙裏的駱駝,在海洋裏,也看不到中途跌落的鴿子。

駱駝和鴿子,同樣沒有劍拔弩張的樣子,它們的眼睛都含著羞怯的光。但是,它們的眼睛,從不被沙子迷住,也從不怕狂風的吹打……

駱駝的峰就是一座拱橋,它溝通了東方和西方的文化,駝鈴是最可靠的信使,最動人的信息……

鴿子是最忠誠的,它能把軍事機密準確無誤地帶到指揮員的手中……

鴿哨又在我的頭上響起來了,我聽到它,並不感到它的聲音太大,而是覺得整個天空都在它的聲音裏變小了……

作者簡介

端木蕻良,遼寧昌圖人。1912年9月25日生。現當代著名作家。193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活動。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曆史小說《曹雪芹》等。

【心香一瓣】

“駱駝能征服沙漠,鴿子能征服天空。”是頑強的意誌,讓這兩種人類眼中或笨拙或渺小的動物穿越了廣袤的疆域。它們能夠如此,人類又為何不能呢?

蘇軾說:“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現代社會,包括意誌力等諸多因素在內的情商顯示出超越智商的對成功越來越大的決定作用。

勇於忍耐,就是征服命運。成功,有時就是堅持到下一刻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