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滿足自己命運的愚蠢(2 / 2)

但我們正專心地注視這堆亂七八糟的痛苦、混亂不堪的災難時,朱庇特發出了第二項公告,即每個人現在都可以自由地交換他的不幸,並且帶著應該發給他的任何一個別人的包裹回家。

聽到這一公告,“奇思異想”開始再度忙碌起來,她以難以置信的敏捷將整個大堆分成若幹部分,並且向每個人推薦適合他的獨特的包裹。這時的忙碌和混亂就不說了。我想告訴大家我在那裏的一些觀察。一位令人尊敬的頭發發白的男人,我發現他需要一個繼承人來繼承他的地產。他先放下了自己的腹絞痛,然後迅速抓起被一位憤怒的父親扔到堆中的一個不孝之子。不到一刻鍾的時間,這個無禮的年輕人便拽住了老紳士的胡子,想要敲打他的頭部,把他敲死;因此老紳士在遇到那位生父時——這位真父親忍受著一陣腹痛朝他走來,懇求他要領回自己的兒子,並且把腹痛還給他;可是他們誰都不能退出他們做出的選擇。一個可憐的被迫劃槳的奴隸,扔下了他的鎖鏈,拿起痛苦來代替,可是他卻做出了好多極其扭曲的麵容,因此人們都會很容易看出他絕不是這樁交易的大贏家。足以讓人心情舒暢的是這樣幾樁交易,以病痛換貧窮,以饑餓換沒有食欲,以及用憂慮換疼痛。

女性世界內部正非常忙碌地交換著容貌:一個婦女正拿著一束灰白的頭發換一個癰疽,另一個正在為一副圓肩轉讓短腰,而第三個人正以一張醜臉換一個卑劣的名聲……但在這些交易之後,沒有一個人不為新的缺點所惱,她們一得到交換來的容貌就覺得比原來的不如意得多。

我對集會中的每一個人以其原有的不幸和災難換來新的不幸和災難作了同樣的觀察,但是所有的災禍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們的承受力相適應或成比例,或習慣了之後是否會更容易忍受,我無法確定。

這個大堆最後在男男女女之間分完了,當他們在重負的壓力下來回遊蕩時,這群人發出極其可憐的哀歎。整個平原上充斥著低語和抱怨,呻吟和悲歎。最終朱庇對這群可憐的人動了憐憫之心,他命令他們再次放下他們的包袱,打算重新還給每個人他自己的包袱。他們流露出巨大的歡樂之後,指引人們來到這個巨大幻景的幽靈接到消失的命令。派來代替她的是一個體形迥異的女神,她步履平穩從容,神情嚴肅而又歡快。她不時地望著天空並且盯著朱庇特,她的名字叫“忍耐”。可我認為不可思議的是,她一站到“悲痛之山”之側,整個大堆就開始下沉,它看起來竟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了。接著她還給每個人他自己的災難,並且教他們怎麼樣最大寬容地忍受它們。每個人都滿意地帶著他的災難大步走開了,非常慶幸擺脫了原來的那個選擇——曾降臨於他命運的那種邪惡。

除了要從這一幻想中汲取幾條教訓之外,我還領悟到絕不要為自己的諸多不幸牢騷滿腹,或者去羨慕別人的快樂,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正確地估量左鄰右裏的各種痛苦,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我決心決不再把別人的抱怨不當一回事,而懷著仁慈和同情去看待同類們的種種痛苦。

作者簡介

艾迪生(1672—1719),英國散文家、詩人、劇作家以及政治家。

【心香一瓣】

“要是我有他那樣的……該多好!”“真希望我不會像他那樣可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對他人的這種羨慕或哀歎。艾迪生在這篇文章中以夢境的形式,告訴了我們不滿足自己命運的愚蠢。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何必要弄個東施效顰的笑話或者背負著抱怨的沉重大山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和憂傷,總是幻想他人的生活是徒勞的。高處不勝寒,成功人士風光的背後總是有我們想象不到的壓力和苦惱。對於別人的抱怨或痛苦,我們也應該學會理解、同情和思考,因為有一天我們或許也會麵臨同樣的處境。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有上進心固然可讚,但不要讓它成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