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得暈頭轉向,一個人恨不得分成兩個人來幹活、晚上經常失眠之時,突然有一個去麗江的機會,恨不得引吭高歌“咱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
麗江這兩個字所散發的信息,在車載鬥量的驢友手記中,在汗牛充棟的推薦書籍裏,在讚不絕口的口碑中,在醇美嫻靜的圖片裏……作為一個渴盼撲入她懷抱的期待者,我也有自己的關注點,古城、舊物;納西美女、東巴文化,等等之外,還有一個,那就是書店。
蔡瀾說,去一個地方旅遊,最重要的是了解那裏的人怎樣生活。在我,則想看看那個地方具有特色的書店。策劃此行的召集者用心良苦,詳細列出了每日的行程,溫馨準備了注意事項,添衣、備藥,身份證、小雨傘,事無巨細,甚至列出了四天行程的預報天氣,然而,如你所知,這樣的行程肯定不會告訴你,那裏有無書店,有什麼書店。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在網絡方便。輸入“麗江”、“書店”,出現的大都是麗江新華書店之類,淘金黃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名為“高海拔書店”,說是要找與麗江相關的書,此地最佳;而書店的門口,還懸著不少中外政要、文化名人光臨的照片,李嵐清、李瑞環、董建華之外,還有老外。
這有點意思,目標縮小,再搜索“麗江高海拔書店”,嘿,果然名氣不小,不少網友都提到過這家書店,博客文章、旅遊指南,甚至《博覽群書》上還有一篇《古城。高海拔書店。老婦人》的隨筆。
逐一檢索,我查得的信息是,高海拔書店位於麗江大研鎮(古城)現文巷31號,而現文巷是麗江最古老的巷子,“木府”萬古樓就深藏其中。沒讓我失望的是,我們有三天住在大研鎮。
有關書店的傳說,不少網友都有記錄,摘錄幾段整理如下——
李瑞環來麗江時,路過高海拔書店,書店老板娘徐五一不失時機地趨步上前,說:李主席,我這裏有你五十年代寫的書。當徐老板拿出“青年魯班”李瑞環當年出版的那冊關於木匠技術的小冊子時,李瑞環驚喜莫名,主動在書的扉頁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時在1999年3月22日,李瑞環時任全國政協主席。
徐五一的父親是白族,母親是納西族,1998年4月,徐父主持的高海拔書店開業,因為工作的關係,他對民族研究有深厚感情,所以書店也以經營民族類圖書為主,兼顧旅遊書刊。同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嵐清視察麗江時,與徐父在書店門口對話,兩人交談甚歡。臨走,李嵐清千叮嚀萬囑咐:“要把書店永遠開下去!”據說那裏集中了麗江籍人氏所著的所有圖書,有西南民族學院的學生,在那兒發現過自己苦覓不得的書。
進一步探尋,發現該書店最初似乎叫“高海拔工藝店”,既然名為工藝店,就不隻是書,應該會有一些木雕盤之類的小玩意。此外,在搜索高海拔書店時,我還發現另外一家名為五華書苑的書店,在後街五號房,王公公攝郎酒館對麵,裏麵也收集有不少舊物。
最後得知,在納西話中,看書是“忒額呂”;如果是“看電視”,那就是“電視呂”。如果大人叫小孩“看書去”,那就是“忒額呂發”。在木氏土司府旁邊有一個牌坊,上書“天雨流芳”,頗具詩意,其實就是“忒額呂法”的諧音。納西人之重視讀書,可見一斑。
一座魅力四射的古城,一個傳說不少的書店,會不會演繹一段值得回味的佳話?等我把這些記錄在案,帶著滿腹憧憬,在風花雪月的大理偶遇不少計劃外的書店之後,才來到傳說中專為豔遇和發呆的麗江。我們在暮色四合之中到達,燈火通明的大研古城繁華喧鬧,穿城而過的溪水旁,各色餐廳酒吧林立,彎彎繞繞的小街和五彩繽紛的店鋪讓人一下子掉進去就撈不出來。按照記錄的地址,我尋訪到現文巷31號——麗江高海拔書店原址,卻是一家銀飾店,我反複詢問,皆不知有此書店。銀飾店旁是一家賣東巴紙的小店,現場能看到東巴紙的生產過程,能讓老藝人幫你用東巴文字在東巴紙上寫一些有意義的話。在失望之中,我隻好把感情轉移到這些頗有文化氣息的玩意兒上,自己照葫蘆畫瓢,用東巴文字寫了“敏而好學”幾個字,送給剛剛上幼兒園的女兒作紀念,實際也是為這次不遇之旅插下“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