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後記(《中國繪畫美學研究》)(1 / 1)

重新翻檢著七年前寫就的書稿,不由得心潮溢蕩,感慨萬分,我怎麼也無法忘卻對這部書問世傾注了熱望與關懷的我國著名美術史家閻麗川先生。1985年的秋季,僅憑著一種求知的赤誠,我與閻先生有了多次通訊的機會,我至今仍保存著這批珍貴的信件。當時頻率之快,事後想來驚詫不已,一位海內外富於聲望的學者與一位二十出頭的中學教師進行平等的討論。而且當我將這部書稿攜往天津美院請閻先生指教時,沒想到連同稿件寄回的還有一份4000字的序言。而且在太原“國際張彥遠學術討論會”上,閻先生又將此書推薦給山西人民出版社。

我依舊不能忘記中央美院學報副主編杜哲森先生,在我初涉中國繪畫美學領地時所給予的熱情指導、當在十幾年前我隻是一名師專美術係在校學生時,杜先生便對我撰寫的文章予:以批改增刪,悉心鼓勵。它成為我直到現在在此領域內感到自信的添加劑。

1986年10月,在掖縣全國書學討論會上,又幸遇中國書協副主席王學仲先生,當他得知我手頭的書稿時,撥冗垂顧,題寫書名,予以熱情鼓勵。

鬥轉星移,七年彈指飛逝,回想在這段時間內無論從我個人境遇還是研究方向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形勢的發展,在此書完成不久,我即轉向對現代書法理論、比較藝術史、現代藝術等方麵的研究,盡管在這些領域內亦取得一些粗略的成就,而且我也由原來的中學轉至山東藝術學院擔任中西美術史教師。但在我的靈魂深處,依然深切地懷念在那個平靜小城所度過的時光,它使我能祛除浮躁,每日徜徉於古典文化世界中,溫溫逸逸地做學問,而且重要的是給我留下了這份值得紀念的禮物。

我的朋友,山西人民出版社的王鴻先生,本書的責任編輯劉文哲先生,對此書的問世付出了寶貴的心血,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