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圖冊》
所謂高者,與低俗相對;逸者,更是淩跨平庸生涯,脫逃世俗念頭。高逸圖冊,收入餘對高逸人士生活狀態之臆想,更有談天、說地、讀畫、博弈、撫琴、論辯、觀景、冥想,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畫麵營造於形象之初,意味得到於彩色之外。所謂境界當在混沌之中求。
此冊嚐令同好以理、氣、趣俱得讚之,餘於此不能言。
《後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六朝故實也。餘以為從古至今,七賢描述之能事盡畢矣。
於是,取景:枯樹、幽篁、碧荷、坡石、渡舟;
人物:獨立、俯臥、撫琴、獨眠、對話;
襯托:仕女、麈尾、覃席、瓶花、團扇。
色彩:石青、石綠、朱砂、藤黃、赭石。
所有景象得以重新配置,場麵浩闊,水天勾聯,惹人暢想,可幽然入境。當然,所有一切隻與知者道。
《地老天荒圖軸》
地之老,天之荒,蒼蒼茫茫,無邊無續,無依無著。
天地間唯人為萬物之靈,人物中唯靈氣射人者,可穿天帳之障,可逾地隘之礙;得逍遙而遊無窮,憑自在而行無盡。
此地老天荒圖軸之旨意也。
《四季逍遙圖》
天地之氣,得鼓吹之不同,固有興衰榮枯之感興,寒暑溫涼之覺察。
目之所著,膚之所切,皆四季之變,物候之更。
逸士高人,每每比興於斯,倩女幽緒,情發於此。
餘之所圖,秋郊、夏塘、冬令、春興也,文人雅趣,盡溢於斯。
《四君子》
癸未仲夏,餘心緒雜亂,逾百日綿綿不絕。
遊藝丹青,令餘醍醐灌頂,幡然有悟。世間萬物,億種風情;人間百態,千類存在。其中惟萬不可執。執則著,著則隘,隘則偏,偏則狹,狹則礙;著生冤,隘生怒,偏生悲,狹生恨,礙生怨,如此陷落其中,則周而複始,無有終端。
於是,以梅蘭竹菊,中國古典之四君子為自我命題,不知覺間,其時已達每字含八幅之多。
梅曰:
觀梅、覽梅、品梅、鑒梅、賞梅、閱梅、嗅梅、尋梅。
蘭曰:
蘭芳入夢、曠野辨蘭、簫引蘭芳、眠蘭聽香、幽蘭野趣、蘭石望春、臨崖觀蘭、大野蘭音。
竹曰:
嘯傲泉竹、鳴琴竹林、竹下聽風、竹林論辯、竹中穿行、幽篁博弈、簫鳴竹聲、獨坐幽篁。
菊曰:
餐菊、對菊、味菊、臥菊、論菊、遊菊、聞菊、眠菊。
其中關乎自然態度、生活品味、情趣格調、人生位置,如此等等,盡在梅蘭竹菊之聽、聞、讀、悟之中。
《梅林散曲》
觀梅:
梅花在觀看之間,神情畢現。
覽梅:
縱覽之間,在姿、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