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黃金般的日子,白蓮般的心情(1 / 1)

文/黑人阿明

因為生在冬日,所以有了父母給你的乳名。因為喜歡蓮花,所以有了你給自己的筆名。可黑人還是很難想得明白:那冬日愛護蓮花嗎?那蓮花喜歡冬日嗎?冬日與蓮花之間畢竟隔著長長的春秋啊,果真是因為距離而產生了美麗嗎?

不,不是距離之美,而是期待之美,是嚴冬期待溫暖,是盛夏期待清涼,是單調期待鮮豔,是紛繁期待純潔。還有父母對你的期待,還有你對生命的期待,還有學生對你的期待,還有你對文學的期待:是常青的冬天,是如雪的白蓮。

最早一次讀你的文字,是寫夏日裏的綠蔭,是寫校園裏的香樟,文章的名字叫《感恩》,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在那個特別躁熱的夏天裏,黑人尤其在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沐浴中深深讀懂了清泉般的感情和恩情。

“曾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寫到,製造快樂的秘籍大致有三:寧肯相信、學會欣賞、懂得感恩。尤其是感恩戴德這一條,更被我看得格外重要。所謂滴水之恩,也當湧泉相報。正因如此,今晚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便覺得眼前一亮,心中一暖。待我讀罷全文,更似一盆炭火在漫漫冬夜裏熊熊燃燒。卻原來,讓作者感動的不是恩人而是‘恩樹’。是一棵夏天給他清涼,秋天給他詩意,冬天給他溫馨的香樟樹。其實,除了父母的養育之恩,除了兄弟的手足之情,除了愛人的肌膚之親,除了朋友的三生之約,我們還應當如同作者那樣感動於一草一木,感謝於一春一秋。這樣的感動與感謝,應當是人類對自然的歉疚與報答。且不說全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榮,單是一個人對一棵樹對一朵花對一株草的感恩之情,就足以讓我們舒暢快樂每一天。於是,那老師更可敬,那學生更可愛,那詩詞更美妙,那樟腦更清香。感謝香樟,它把美好的意境奉送給作者,感謝作者,你把愉悅的心情傳遞給我們”。

這是黑人評論中寫得比較長的一段了,盡管當時還不知道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但是文學是心橋——可以縱千年而對話,可以橫萬裏而攜手。

最近一次讀你的文字叫《黃金般的日子》,文章的最後寫道:上天啊,我不知道該如何謝謝你。無邊的自然啊,我不知道該如何縱身於你的環抱,我不知道如何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翱翔。黃金般的日子,我到底應該怎樣,怎樣才能緊跟你的步伐?

於是黑人說道:“黃金般的日子,白蓮般的心情”。現在覺得似不盡然,應當是“黃金般的日子,水晶般的心情”。因為我突然從這兩篇寫作風格迥異、描繪景物不同的文章裏找到了獨屬於你的靈魂,那便是白蓮或水晶般的心情:潔白無瑕,晶瑩剔透。對明朝旭日無限向往,對這個世界滿懷熱愛。

世俗包圍著你,可你依然出汙泥而不染;生活傷害過你,可你仍在追太陽而無悔。這樣的人,這樣的心,時下一如冬日之白蓮、深山之水晶。於是,那麼多果實屬於你,那麼多朋友喜歡你,也便理所當然了。

生日快樂——這是“黃金般的日子”,這是水晶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