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員工足以發揮的空間。
稻田邊有一口深井,青蛙們在逮捕害蟲的時候,稍不留神就掉了進去。由於井比較深,掉進去的青蛙很難爬上來。於是,深井裏的青蛙越來越多。
一次,兩位農民在深井旁邊談起了青蛙。他們說青蛙是農民的好幫手,無私地充當著稻田的衛士。
深井聽到他們的對話後,非常得意。等他們離開後,它驕傲地對身旁的小鳥說道:“農民們都在誇獎青蛙,如此說來,我也算為人類做了件好事。你看,我是多麼地愛護青蛙。它們住在我這裏,不僅有吃有喝,而且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小鳥並不同意深井的看法,它嘲諷深井:“你不僅沒有為人類做什麼好事,反而做了件壞事。你看,青蛙困在你那裏,如何才能出來?既然出不來,又怎麼吃害蟲、保護莊稼呢?既然你愛護青蛙,就不應該束縛它們的手腳,而應該讓它們返回農田去發揮才能。如此看來,你的做法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
聽了小鳥的一番話後,深井慚愧地閉上了嘴。
比爾 蓋茨說:“我采取的領導方式就是:放任,不用任何規章去束縛員工,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信任氛圍中,發揮每個人的創意和潛能。”
然而有相當一部分領導者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領導得很喜歡大小事一把抓,搞得員工覺得做事被綁手綁腳地動彈不得,自然能力無法發揮出來,企業的發展也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為了企業發展著想,身為領導者應該盡量塑造讓員工在處理事務感覺很方便的環境,這樣公司業務才能蒸蒸日上。
任子齊是孔子門下的一位弟子,比較有心計。
一年,任子齊被魯國國君任命為萱父的地方官。任子齊在赴任前,心想:國君的身邊難免會有些小人,如果我不小心得罪了他們,他們一定會在國君耳邊說我的壞話,從而擾亂我對萱父的治理。
任子齊認為,如果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國君肯定難以徹底理解。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請求國君派兩個親信和他同去,以便輔助自己的工作。國君批準了他的請求後,他就帶著國君的兩個親信出發了。
任子齊到任後就開始認真工作。這天,他命令國君的兩個親信各寫一份工作報告。兩人接到命令後,提筆便寫了起來。但令他們頭疼的是,他們在寫報告的時候,任子齊也沒有閑著。他在他們的身邊走來走去,突然晃晃這個人的胳膊,突然又去碰碰那個人的手,沒完沒了地搗亂。他們好不容易把報告寫好,任子齊又大聲指責他們沒有好好寫字。就這樣,這兩個親信每天都在提心吊膽地工作。後來,他們實在忍受不了了,就背著任子齊逃回了宮。
兩人將任子齊折磨他們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國君。國君聽完訴苦後,便知道了任子齊的用意。他立即派人前去萱父傳達自己的旨意,表示以後決不幹預任子齊的工作。
有了國君的旨意,任子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管理才能。兩年過去了,他把管轄範圍治理得井井有條,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任子齊是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的,這個時候他擔心的不是任務的艱巨,而是國君的束縛。
的確如此,束縛的負麵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一個人受到了難以擺脫的束縛,將會嚴重阻礙能力的發揮。
戰國中期秦國的甘茂為了能夠打勝仗,也花了不少心思。當然,這些心思也不隻是打仗方麵的,更多的是為了擺脫國君的束縛。
秦國國君秦武王在位時,甘茂在秦國謀事。一天,秦武王任命甘茂為大將,命令他率領軍隊攻打宜陽城。當時,宜陽是韓國的一個比較大的城池,與秦國相隔很遠,而且,在前往宜陽的途中,險要的地方比較多。甘茂考慮到這兩點後認為,要想順利攻下宜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這些表麵的阻礙外,甘茂還想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這就是後方的人心。如果秦武王在後方聽信了他人的讒言,就會造成,盡管自己有能力攻下宜陽,也說不準會在關鍵時刻被秦武王召回,隻能落得前功盡棄的結果。
為了讓秦武王不幹擾自己在前方作戰,他給秦武王講了一個故事。
孔子門下有一位名叫曾參的弟子,這個人的德行非常好,遠近聞名。一次,另一位叫曾參的同名人殺了人。由於人們並不了解詳情,聽說這件事後,立即告訴了曾參的母親。曾母當然毫不懷疑兒子的德行,當第一個人告訴她這件事情時,她感到人們無聊和可笑。然而,當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相繼告訴她同樣的事情時,曾母對兒子的信任動搖了。她開始懷疑兒子的德行,想到兒子的罪行將要連累自己,慌忙收拾好東西潛逃了。
講完這個故事後,甘茂接著對秦武王說:“如今,我的德行無法與曾參相比,大王您雖然信任我,但程度也無法與曾母對自己兒子的信任程度相比。然而,曾母僅因為三個人的話便懷疑起自己的兒子。照此推理,我不得不擔心大王您會聽信別人誣蔑我的言論。如果大王果真對我產生了懷疑,我很難攻下宜陽。”
為了讓甘茂安心打仗,秦武王立即表態:“這一點你盡可放心,我會記住你說的話,不被讒言迷惑。”不僅如此,秦武王還表示,如果甘茂不相信他說的話,他可以與甘茂立下盟誓。
既然如此,甘茂的後顧之憂便解除了。他立即整頓軍隊,向宜陽進發。
苦戰數月後,甘茂仍然沒有攻下宜陽。這時候,甘茂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秦武王的承諾不過是一句空話,他聽信了讒言,派遣使者前去宜陽召甘茂回朝。
好在秦武王不是一位昏君,當甘茂提起戰前的承諾時,他頓時醒悟,將讒言拋在一邊,支持甘茂繼續攻打宜陽。
如此一來,甘茂的後顧之憂才算徹底解除。他沒有辜負秦武王,與眾將士同心協力將宜陽攻下。
為了保證員工順利地完成任務,領導者應該減少對員工的束縛。隻有這樣,員工才能夠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減少對員工的束縛不能掛在嘴邊,而要落到實處。
1.不做監工
一位廟住持為提高寺廟的知名度,特意邀請了一位書法大師為寺廟題字。
書法大師來後,住持安排了一位弟子為他鋪紙磨墨。
這位名弟子生性活躍,當大師寫完第一幅時,他便忍不住評價道:“這幅寫得不好!”
接著,大師寫了第二幅、第三幅,得到的評價都是:“不好,不好,比前一幅還差。”
大師很不自在,他耐著性子一連寫了幾十幅,仍然得不到這位弟子的讚許。
終於,這位弟子出去了。大師心想:“這下我總算可以安心寫字了。”於是在心無旁騖的情況下,自自在在地寫完了。
這位弟子回來後,看了大師的這幅字後,說道:“傑作。”
這位弟子在這裏就扮演了監工的角色。在他的監督下,書法大師無法集中精力,不能夠全神貫注地寫字,再加上他的不斷評論,使得書法大師不得不分心。因此,書法大師很難把字寫好;而在這位弟子離去的時候,才寫出了一幅好的作品。
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一定不能做監工。為員工安排好具體的工作後,不要頻繁地檢查工作進程,不要長時間地站在員工背後觀察其工作,更不要不斷評論。否則,就會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
2.給員工設定明確的目標,不給員工設定實現目標的具體步驟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他苦心經營起來的八十三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光,要不是關羽饒他不死,恐怕性命難保。
曹操不能容忍孫權、劉備繼續擴張勢力,在回許都重整兵馬之前留下曹仁、曹洪駐守荊州,並命令張遼率領樂進、李典守合肥。他考慮到荊州將處於孫權、劉備的雙麵夾擊之下,於是派夏侯悖守襄陽,以便配合曹仁作戰。另外,他還給曹仁留下一計,並吩咐說:“非急休開,急則開之。依計而行,使東吳不敢正視南郡。”
曹操回許都後,曹仁完全依照曹操的安排與周瑜作戰,並且在形勢急迫時依計行事,射傷了周瑜。出乎意料的是,周瑜將計就計,詭稱傷重而死,誘使曹仁出城,結果諸葛亮乘虛而入,奪取了荊州。
與此同時,張遼在合肥與吳軍作戰。麵對孫權的親征,張遼主動出擊,先射殺了孫權的護衛將領宋謙,再用計射殺了孫權麾下的著名將領太史慈,旗開得勝,迫使孫權收兵。
在第二戰前,曹操專門派人授意:“若孫權至,張、李二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張遼認為曹操的命令對當時的作戰形勢不利,於是說:“主公遠征在外,吳兵以為破我必矣。今可發兵出迎,奮力與戰,折其鋒銳,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昕了張遼的建議後,李典因為一向與張遼不和睦,就沒有表態;樂進則對打硬仗缺乏信心,建議全力守城。張遼聲色俱厲地說:“公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吾今自出迎敵,決一死戰。”
此話一出,李、樂二人頓時鬥誌高漲,決定與張遼一同出戰。結果,魏軍在逍遙津把孫權打得落花流水,江南人頓時惶恐不安,以至於“聞張遼大名,小兒俱不敢夜啼”。